宝宝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怎么预防宝宝肠胃炎
2017-05-29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伍怜寒
一、宝宝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宝宝肠胃炎征兆
1、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2、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
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2.中医药治疗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肠胃: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4)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二、预防宝宝肠胃炎的方法是什么
讲究卫生,保持餐饮具清洁无毒
餐饮具、奶具不洁也是引起小儿肠炎的一个常见原因。有些家长不注意碗筷、奶瓶、奶头的及时清洗消毒,不讲究生、熟案板、*、容器的区别使用,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引发小儿腹泻。所以要养成饭后、奶后立即洗刷餐具、奶具的习惯,并且要生、熟炊具、容器分开使用,定时煮沸消毒餐饮具,每次煮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科学使用冰箱,谨防“冰箱菌”的侵袭
夏天,许多家庭习惯把西瓜、水果、凉菜不加封闭放在冰箱冰镇后拿出来直接食用,也有人误以为冰箱内的食物不会变质,将放在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拿出来不予加热直接食用。殊不知冰箱并非真空环境,也存有许多细菌,极易污染食物。所以,对要直接食用的瓜果蔬菜在冰箱内必须以密闭方式保存,对在冰箱里暴露存放的熟食一定要煮沸加热才能食用。冰箱还应定期保洁,生、熟食分开放置。
适量吃冷饮,杜绝孩子贪吃过多
大部分冷饮和饮料的含糖量都较高,过度依赖这些冷饮会导致食欲下降。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的确可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但千万不能吃得太多、吃得过快,特别是自制力差的孩子,因为冷饮中的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不容易渗入细胞,容易引起孩子的肠胃不适。
三、儿童急性肠胃炎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儿童慢性肠胃炎的护理方法1、实行“分食制”
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炎是会“传染”的。有调查发现,“人人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如果父母感染了病菌,其子女染病的机会比其他家庭的孩子高很多。所以,为了防止胃炎的“传染”,家中宜实行“分食制”,食物分开,食具最好也要分开。平时,妈妈还要督促孩子勤刷牙,以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门螺杆菌。
儿童慢性肠胃炎的护理方法2、改掉“坏习惯”
慢性胃炎的发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首先就要帮助孩子改掉那些不良习惯,做到“节制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类的食物”、“少吃冷饮”、“不挑食”等。
儿童慢性肠胃炎的护理方法3、建立“好习惯”
多数时候,孩子并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吃什么,什么又不该吃。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得靠妈妈严格把关了。
第一,要把握好总原则:即食物须“细、软、嫩、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物要富有营养,可以吃些像牛奶、炖蛋、鱼、豆制品、面条、粥、新鲜蔬菜、水果等有益健康的食物。此外,可以吃一些对胃的消化功能有帮助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鸡肫、猪肚、米仁等。
第二,讲究卫生,督促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
第三,饮食要定时、定量,注意营养搭配。
胃为后天之养,只要持之以恒,“好习惯”一定能建立起来。
儿童慢性肠胃炎的护理方法4、劳逸结合助减压
如果孩子过于疲劳或紧张,也会导致胃炎发作。有的孩子一到考试的时候就肚子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假装的。这里提醒爸妈们,有些孩子确实是因精神紧张诱发了胃炎。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不可取,爸妈应做的是关心孩子,提醒他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加强锻炼,缓解紧张情绪。
儿童慢性肠胃炎的护理方法5、饮料,且慢慢喝
饮料、果汁(特别是浓缩果汁)具有高糖、浓缩、高渗等特性,如果不经稀释就饮用,不仅不能解渴,还会刺激肠胃。因此,饮用果汁类饮料,要按成人稀释1倍、儿童稀释3倍的标准进行预处理。喝的时候,不能短时间大量饮用,因为这样做会稀释胃液,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四、急性肠胃炎患者怎么饮食
一、限制饮食 在疾病初期或病情不严重时,仅通过简化饮食,病人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肠炎。此时胃肠道的吸收和蠕动处于不正常状态,过多摄入食物,会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增重病情。
二、流质饮食 稀饭或粥,应大量喝水,以避免腹泻造成脱水。过度频繁的呕吐和排便,会减少身体组织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增加液体摄入量是必须的,以弥补损失。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糖和电解质(钾,钠),还可以帮助减少腹泻。
三、忌油腻饮食 避免油腻和柑橘类食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病情。呕吐后,不要立即喝水或饮料,等待至少半个小时候,才频繁的小口摄入少量液体。
四、忌冰淇淋等奶制品 奶制品会加剧腹泻。含*饮料也应该避免,以免加重刺激。
五、少吃多餐 在急性肠胃炎症状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饮食中包含固体食物。胃肠炎的症状一般在2天内消退。应该吃家里自己烹饪的食物,而避免从外面买回的加工食品。不建议在患病期间吃大餐,因为胃还不能够适当的消化固体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频繁的吃小餐。在经过10-15天后,病人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饮食。
在饮食方面应采取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少食多餐和适时补充水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