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为什么长水泡 如何解决宝宝手长水泡呢
2017-06-12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赵雁玉
一、什么问题导致宝宝手长水泡呢
考虑是汗疱疹,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的表现,所以在以前一度以为它和汗腺流汗有关,而将它命名为汗疱疹。现今已经证实它和汗腺、流汗这些因素都没有关联。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
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当前医学对于汗疱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数病人发现和身体他处的霉菌感染或金属过敏甚至情绪压力有关。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夏季多见。预防汗疱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相关特性来预防。1.情绪的控制。2,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 3.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多擦乳
小孩子的皮肤就比较娇嫩,有的时候过敏或者是荨麻疹,以及其他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皮肤长水泡的现象,所以当你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必须理智的对待,只要我们采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够更快的帮助小孩子解决这种皮肤问题。
二、宝宝手指上起小水泡怎么办
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为宝宝用中药外搽,也可用10%*溶液将宝宝的手浸泡。
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宝宝,可采用保湿防裂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帮宝宝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可服用: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服,喂给宝宝喝。
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宝宝的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先将宝宝的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宝宝的手掌内,然后双掌为宝宝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可给宝宝每日服一次适量鲜韭菜汁加红白糖,连服4次有效。
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宝宝的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给宝宝外涂药膏。
三、宝宝手上起水泡很痒怎么办
给宝宝使用抗真菌药。
一般情况下,手上起小水泡时通过涂抹真菌药膏可以快速得到治疗。只要在患处涂抹适量的药膏,几天后水泡就能有效消除而恢复正常皮肤。
多让宝宝吃凉血解毒食物治疗起水泡。
身体上火、毒素过多也会导致出现小水泡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多吃凉血解毒食物得到缓解。
用维生素C注射液涂宝宝的手。
手上起小水泡痒的情况严重时,可以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给宝宝涂患处,每天涂抹2到3次,几天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摄入维生素C而预防手上起小水泡。
用生姜泡白酒涂宝宝的手。
生姜切成片状后,放入适量的白酒当中浸泡。浸泡24小时后,用浸泡液涂抹宝宝的手,每天2次左右。此方法对于治疗起水泡并有痒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用白醋泡宝宝的手。
宝宝的手上长小水泡,并且有痒的症状,可以用适量的白醋涂抹、泡宝宝的手。每天给宝宝的手泡大约5分钟左右,几天后水泡便慢慢地消除。
四、中医治手上长小水泡的方法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中医的治疗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
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
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
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