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新生儿是否缺钙呢_婴儿严重缺钙的办法是哪些
2017-06-14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汤紫真
一、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呀
与温度无关的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宝宝脑袋不断摩擦枕头,久而久之脑袋后面出现枕秃圈。
精神烦躁: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不如以往活泼。
常常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出牙晚,前囟门闭合迟: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2岁后前囟门仍未闭合。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形成有串珠肋: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好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宝宝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质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行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容易发生骨折。
注意事项
家长应学会根据宝宝的各种表现判断宝宝是否缺钙,以便及时给宝宝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断奶后,每天适当喝牛奶,多吃海带、虾皮、鱼、排骨汤等含钙高的食物,同时多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等,来促进钙的吸收。每天充足的日照也有利于宝宝对钙的吸收,妈妈每天至少让宝宝有半小时的日光浴。
二、婴儿严重缺钙怎么办呀
晒太阳是最自然经济适用的一种补钙方法!如果是在不是很冷的天气尽可能多的裸露孩子的皮肤,让孩子的皮肤直接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最好在上午11点以后到下午2点之前!千万不要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因为太阳中的紫外线很少能够穿透玻璃窗!
当然也可以到药店里买口服钙剂!市场上的钙剂品很多,而且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建议遵从医嘱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钙剂!同时配合着AD服用,A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不过严禁把钙剂掺到食物里一块吃,那样会影响钙的吸收!
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也是一种补钙的好方法!比如每天给宝宝喝牛奶或奶制品、含钙高的蔬菜,水果还有一些豆制品等!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黑芝麻食品,比如黑芝麻糊,黑芝麻糖之类的,因为黑芝麻也是植物性钙质的来源,而且即便宜又好吃!
注意事项:
其实给孩子补钙的方法有很多,孩子还这么小,家长只要多用心一点,肯定能给孩子补回来!我儿子一周之前的时候也缺过钙,已经有O型腿的症状了,但是我联合各种方法给孩子补钙,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腿恢复正常了,到医院检查了个微量元素,发现缺钙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了!希望你的宝宝也能尽快的恢复健康!
三、给宝宝补钙5大注意事项
1、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2、钙剂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过量补钙反而长不高
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4、维生素D和婴儿钙片分开吃
真正缺钙的孩子很少,很多孩子真正缺的应该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让钙从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里流失。婴幼儿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应达到400国际单位。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量太多了,又会产生维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钙化等表现。所以婴儿应该吃不含维生素D的钙片,同时补充鱼肝油等维生素AD制剂,因市售的这些制剂已有固定的每日建议用量。含维生素D的钙片内含的维D量较少,也需再补充鱼肝油等维AD制剂,但这会使每天补AD制剂的量要重新调整,使简单的事反而复杂化。
5、钙磷比例均衡减少钙流失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实际情况呢?由于爸妈大多迁就宝宝的口味,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钙与磷的比例高达1:10以上,磷一旦多了,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四、宝宝补钙的2大误区是哪些
误区一:“是药三分毒”,给孩子选择保健品补钙更安全
专家:保健品没标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
市场上的儿童补钙产品众多,既有维生素,也有矿物质类;既有药品也有保健品,选择药物补钙还是保健品补钙?这是不少父母的疑问。药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前必须通过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试验才能投放市场。
作为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药品,它一定要标明适应症,明确治疗的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如此高标准的生产要求,补钙药品值得信赖。建议选择针对儿童相应年龄段的钙剂,遵医嘱比较安全。
相对药品而言,保健品只能起到保健、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同时,保健品一般没有标明不良反应的症状,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不良反应。
误区二:液体钙更利于孩子吸收
专家:钙剂溶解度高≠吸收快
值得注意的是,钙的吸收率因人而异。如果是碳酸钙类,它的吸收先经过胃酸的作用再被肠道吸收。如果孩子肠胃功能良好,胃酸分泌、胃蠕动正常,钙剂吸收速度快。
液体钙剂溶解度好并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钙剂里维生素D的含量。市面上的液态钙软胶囊主要由碳酸钙、维生素D、明胶、纯净水、甘油组成。其中,对钙吸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是维生素D,它能促进小肠黏膜吸收钙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不同形态的钙,最终均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钙剂溶解度高并不代表吸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