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寒露时节怎样养生 寒露时节的注意事项

2017-06-15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陈南琴

一、寒露时节注意这8个事项

  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2、多饮汤水

  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菠 菜 猪 肝 汤、萝卜排骨汤等。还可食用有利尿解热作用的寒凉类水果,如苹果、雪梨、柑橘、荸荠、葡萄等,可补充大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季气候干燥,口渴感强,但不宜多饮含气体的饮料,可选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频频饮服,既可补充体内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3、增强体力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7、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8、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二、寒露时节老人家如何养生

  1.10月8日,寒露到来,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节气,寒露后,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逐渐衰退。中医学认为,寒露过后,避免受凉,对于身体保健十分重要。

  2.中医认为,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3.“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因此,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4.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饮食作息,保护肺胃。多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沙参、梨等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劳逸结合。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寒露后风景萧索,容易使人出现悲秋的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郁,因此老年人如果身体状况允许,适宜到室外进行适当的郊游疏解情绪,同时还能增强体质。

三、寒露养生吃什么好

  鸡汁粥

  制作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母鸡剖洗干净,切块,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10~15分钟,然后关火待用。将粳米放入另一锅内,水煮,加入适量鸡汁同煮成粥。

  适宜人群: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体质衰弱者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呜、精少精冷等。有补益气血、滋养五脏、补肾填精的作用。

  禁忌:因鸡肉补而性温,鸡汁也偏温,故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热毒未清者忌食,以免加重病情。

  鸡汁营养成分不亚于鸡肉本身,且比鸡肉易消化吸收。

  羊骨粥

  制作原料:粳米loo~200克,新鲜羊骨1000克,盐、生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新鲜羊骨洗净砍碎,加水煎成羊骨汤,然后加粳米煮成粥,加入适量调味品。

  适宜人群:适用于虚劳赢瘦、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脾胃虚弱、久泻久痢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羊骨可补肾、补血,尤适于年老骨质疏松者。

  禁忌:大便干结或湿盛中满者及有实证之人慎食用。

  羊骨味甘,性温,归肾经。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磷脂、骨胶原、氟、铁、钠、钾、弹性硬蛋白等。

  川贝炖雪梨

  制作原料:雪梨5个,川贝1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后,与川贝同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痰热郁肺之咳痰黄稠,久咳者。

  川贝炖雪梨是历来为大众所公认的清润滋补佳品,可常食,秋季最宜。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川贝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

四、秋季寒露时节养生之六调

  调节情绪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调养起居

  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为了提高人体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们,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调节饮食

  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广柑、山楂、新鲜蔬菜、酸味食品;多补充水分,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调护运动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 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调节湿度

  秋季空气中的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得很快,易使人皮肤干裂,毛发也易脱落。故必须注意保持室内具备一定的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中药调护

  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果出现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即“秋燥”现象,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