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预防和矫治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的对策建议

2017-06-30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吴夏岚

一、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对于儿童目睹家庭暴力可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影响。他们可能在*发生时从另一间屋内听到暴力发生时的尖叫或者看到其母亲的伤痕、打肿的眼睛及骨折的肢体。有的儿童因此受到了心灵上的创伤因而需要加强对其的治疗干预,有的则只需要脱离现场或抚养关系。很显然,住在有家庭暴力的家中将有害于儿童的精神、成长和健康。研究表明每年至少有330万的儿童处于家庭暴力中。

  儿童在暴力发生时或许会无疑地受伤。一项研究表示15岁以上的男孩往往试图干预对其母亲的暴力。在暴力发生在卧室外面时,儿童会在其床上感到惊吓、或者蜷缩在衣橱里或者其他可隐藏之处。在最坏情形下儿童会受到严重的伤,甚至在施暴者不断施暴以彻底控制其牺牲品时遭到杀害。

  许多儿童在目睹暴力后会有精神受创伤的迹象。这些现象包括失眠、遗尿、发怒、退缩或否认与他人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因没有保护其母亲而感到内疚从而*、酗酒来麻木其情感。在校学生会有成绩下降、经常旷课、行为问题、退缩或否认与他人的关系的情况发生。

  研究同时显示暴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承担面临青少年司法制度的风险。来自马萨诸塞的研究显示暴力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发生自杀现象的可能性要高出6倍、犯性袭击罪高出24倍、犯罪机会高出74倍、*、酗酒高出50倍。

  成长在暴力家庭中的儿童很可能对他人施暴或在青春期或成人阶段遭受暴力。幼年时期目睹其父亲的暴力行为的男孩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母亲或姐妹。五、六岁时有的儿童因感觉到受害者的软弱而不尊敬她反而支持施暴者。女孩子在早期意识到其母亲是通过其有暴力倾向的伴侣被征服的。不幸的是那些感觉被正常化了,孩子们开始相信他们的经历与其朋友或同学的经历没有区别。

  家庭暴力受害儿童更直接地受到迫害。例如,殴打其伴侣的男士通常也会殴打其子女。

二、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家暴中的皮肉之苦,会使孩子产生怨恨、逆反、畏惧、自卑、无助、暴躁、孤独、撒谎、固执等心理。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那么他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自卑: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无助: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反过来又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也较孤僻。

  撒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这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埋下了一颗“懦弱”的种子。

三、家庭冷暴力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孩子成长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睦幸福的家庭,让孩子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拼搏进取的力量。而吵闹分裂的家庭,则让孩子如像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惊恐、迷惘,全无学习上进的热情,甚至悲观厌世。家庭冷暴力不仅损害和扭曲了以爱情维系的婚姻关系,更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这种充斥着紧张和对抗的家庭环境,伤害的不仅是夫妻双方,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对孩子的伤害更甚。

  (一)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严重的可产生自闭。在冷暴力的侵蚀下,孩子长期生活在没有很多情感刺激的家庭中,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性格上的冷漠性,心理外壳上会形成防线,除去很少接触的情感外,旁人很难打动内心,使孩子产生孤僻的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致使孩子不能健康地发展,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

  (二)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心理成长。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不伤害孩子而勉强维持婚姻。的确,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比率要远高于正常家庭,但近几年调查数据说明持续的冷战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会因为经常成为冷战的牺牲品,而变得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家里的氛围异常警觉。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或刻意曲迎他人;甚至有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形成对事物莫不关心等等心理扭曲现象。

  (三)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一方面,长期在冷暴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类变化多端的身心症状。如经常的头疼、肚子痛,一再的感冒发烧,频繁的气喘发作,跑遍各大医院;或演变为日后的的精神官能症,比如焦虑症、恐慌症、强迫症,社交畏惧症、厌食症、暴食症等扭曲心理。另一方面,有的孩子会以伤害自己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转移父母对家庭关系的主意力,为了达到改善父母的关系的目的。

四、预防和矫治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是通过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来加以预防和矫治。要将对儿童的家庭暴力以立法的形式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明确规定禁止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并明确规定对施暴者的惩处。要建立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预防和救济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有法可依,有制可循,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提高儿童自我防范家庭暴力的意识。儿童在家庭暴力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防卫意识。面对父母的施暴只是逆来顺受,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要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灌输自我保护的思想。学校要把自我保护教育当作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教育儿童如何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让他们知道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并教育儿童警惕、识别、躲避可能发生的*。

  三是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司法行政机关、宣传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开展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宣传,使家长明确对儿童施暴的责任和后果,减少和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营造保护儿童的社会环境。

  四是建立多机构多部门的社会支持体系。妇联和居委会等基层组织要直接干预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予以制止,教育和监督虐待儿童的行为。同时对虐待儿童的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自身的压力,就如何教育好孩子做好辅导工作。医疗机构要建立专门帮助受虐待儿童的治疗项目,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和心理上的救治。社会工作机构要开设儿童危机热线,设立儿童避难所,成立维护儿童权益的法律志愿者队伍,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儿童提供法律保护与救助。

 “防止和抵制家庭暴力,必须从学校教育做起,让每个孩子心灵的天空飘扬起白丝带,从小养成尊重*、人格、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学会用‘非暴力’的文明方式对待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