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对肝有什么危害 护肝养肝有哪些诀窍
2017-11-27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祝海云
一、喝酒对肝有什么危害
一、喝酒对肝有什么危害
1、首先,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进入人体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严重影响肝脏正常的功能,造成肝损伤,危害肝脏的健康。
2、其次,酒精在肝脏代谢、解毒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致癌作用的物质-乙醛(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乙醛可被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分解为无毒物质而排出体外,但如果本身肝脏功能较弱时,特别是肝脏内所含的乙醛脱氢酶大量减少时,部分乙醛不仅不能被完全分解,而且还可直接进入肝脏内损害肝细胞,进而影响肝脏的健康。
3、最后,酒精进入人体后还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功能,进而诱导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发生。
二、酒喝多了肝痛怎么办
1、肝功能异常时,应适当休息,摄入高蛋白及高热低脂饮食。因脂肪是通过肝脏来分解的,这样会加重病情。
2、一定要在这个阶段禁止饮酒。长期的生活习惯要我们戒酒很难,退而求其次就是尽量少饮酒。做好自己的的预防工作。
3、如果饮酒不可避免,尽量要多吃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比如柑橘。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病的概率就更低。
二、酒后护肝基本常识有哪些
1、酒后面红者肝损伤严重
专家指出喝酒脸红,医学上称为潮红,代表身体中的乙醇脱氢酶多,乙醛脱氢酶少,使得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肝脏提供大量的P450酶把它们转化为乙酸。饮酒过量,消耗肝脏P450酶多,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特别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会造成疾病加重或发作。
2、酒后面白者切忌过量饮酒
酒后面白者,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少,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一次大量饮酒易引起昏迷,同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3、酒后面青者应滴酒不沾
少数饮酒后面色发青的人在乙醇吸收5~10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同时面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医学上叫做“乙醛综合征”,这是乙醇氧化代谢引起显着的血乙醛水平升高之故。酒后面色青者应注意保护肝脏,远离酒精。
三、养肝护肝有哪些诀窍
1.多喝水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适当的喝水可以帮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养肝很有帮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用中药护肝
中药可以进补,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使用中药来补肝养肝,中医认为肝不可补,一补即上火,补脾、补肾即可养肝。对于脾虚的人,服用人参健脾丸、薏米、山药、芡实熬粥。对于肾虚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用枸杞子、天麻炖鸡。对于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栀逍遥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护肝。
3.喝酒前吃点东西
现在人们喝酒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想要喝酒不伤肝的话,我们可以在喝酒之前吃点东西。喝酒秘方少不了喝酒前吃东西。少喝酒自然少伤害,如果一定要喝,并且想做点预防措施,那就是尽量多吃些食物垫垫肚子,食物下肚后可以在胃黏膜、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保护肠胃,也能阻碍部分酒精进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4.心情开朗
我们都知道怒极伤肝,保持心情开朗也会对我们养肝非常的有帮助,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因此,保持心情开朗可护肝。
5.注意饮食平衡
在平时的饮食当中,我们也需要注意饮食额平衡,保证饮食的多样性,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的菜。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也有利于护肝,避免因应酬饮酒过量使肝受损。
6.保持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也可以帮助我们养肝护肝,效果非常好,最后一个护肝秘方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医专家指出,运动可防脂肪肝,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应坚持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些都可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
四、护肝养肝食谱推荐有哪些
1、红枣炒木耳
材料:红枣15枚,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盐、香油,葱、姜适量,清水100毫升。
做法:
将黑、白木耳洗净浸泡后,切成条状备用;大枣洗净(剖开)备用;姜入油锅爆香后,放入准备好的黑、白木耳翻炒几下后,再加入洗净好的大枣,加水盖上锅盖稍焖5分钟后再快速翻炒,收汤后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服法:当主菜佐膳食用,每周数次。
宜忌:腹泻者慎用。
说明:红枣是含有很多维生素的食物,可以说成是维生素的宝库。而木耳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还有滋肾的功效呢。可增加人体抵抗力。
2、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将土茯苓用纱布包好,同煮成粥。
服法:取出土茯苓喝粥,1周数次。
宜忌:服时忌茶。
说明: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无毒,入肝、胃二经,可利湿解毒,健脾胃,利筋骨,消炎清热;小米甘平;苡米甘淡微寒。
全方清热除湿,健脾整胃,对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现湿疹,皮肤疾患,痉挛骨痛,恶疮溃烂肿毒等症状体质,都有预防兼治疗的功效。
3、灵芝冻
材料:灵芝10克,红枣10枚,水500毫升,洋菜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灵芝洗净加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煎30分钟,过滤取药汁后加红枣续煮15分钟后加冰糖,加洋菜粉煮溶后放入容器中,再放进冰箱中让它凝成果冻状,即可食用。
服法:当点心食用。
宜忌:腹泻者、肠胃虚寒者慎用。
说明:灵芝含有17种氨基酸和23种微量元素,能使人体延缓衰老,扶正固本、增强体质,中药性味属甘平带微苦,有益气安神定惊之功,加上红枣的补中健脾效用,对于肝气的疏导,肝火的平缓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