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7岁儿童智力测试 决定孩子智商高低的五大因素
2017-10-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韩梦柏
一、如何测试7岁儿童的智力
中医具有一套"司外揣内"的诊断方法,就是从外表来观察内脏的情况。这种方法对智力发育情况的观察也同样适用。该方法虽然不像现代心理学那样精确,但却简便易行,十分适用。对于家庭来说,也可以随时运用。
中医擅长望诊,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其理论根据是"脏腑藏之内,必象形于外",有内在实质必然有相应的表象。对儿童来说,首先望其形体,看看发育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体质发育与智力发育在儿童来说,是大致平衡的,因为体力,智力都要依赖"精"的滋养,智力不良多属先天之精不足。因此,凡是患有五软(即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口软"指唇色淡白,咀嚼无力,口流清涎),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孩子,其智力大多有缺陷。
望诊注重"望神"。神又主要表现在眼睛上,智力正常的孩子,目光清澈灵动,眼珠转动灵敏,眉间似有灵气,呈现出稚秀之色;考虑问题时一本正经,虽然憨态可掬,但却目光闪动。而智力低下或痴呆儿则正好相反,看上去目光呆滞,面部表情僵死,眼珠转动缓慢。
再就要望脑部。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颅为大脑所居之处,大脑发育可观察头颅。尤其是囟门所在的地方,更是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部位。一般来说,智力较高,大脑发育良好的孩子,头部饱满圆润,无畸形,囟门愈合较好。而痴呆或智力障碍的孩子,往往头颅发育不良,头型短小,或头颅畸形,囟门闭合不全。痴呆儿则多为两眼外高内低,两眼离鼻梁较远,鼻梁根部又低又平,成天半张着嘴,伸舌,口水不断。
除了望诊之外,我国古代还常常利用一些游戏来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如大家所熟悉的七巧板,不仅是训练,开发智力的玩具,也是检测智力的工具。可将孩子们集中起来,同时拼组,分别记下老师布置的图形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或在规定时间内自己能创造几个图形。
二、决定孩子智商高低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个变量是母亲精神健康状况:
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孩子易发生智力障碍。因此,保护母亲情感的稳定和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变量是母亲是否抑郁:
智商高的儿童,他们的母亲75%无忧郁;低智商儿童的母亲有忧郁者占25%以上。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心理压抑也是高危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三个变量是双亲教育儿童的观点:
智商高的儿童,双亲75%是非专制型的;低智商儿童的母亲至少25%是采取专制型教育的。专制、强迫性教育是高危因素。
第四个变量是母子间的相互影响:
智商高的儿童,他们的母亲75%有较多的自发爱抚表示,而缺乏自发爱抚行为的则为高危因素。
第五个变量是家庭稳定状况:
家庭幸福、和睦、健全,儿童受到良好影响,将会促进智力发育。
三、怎样通过训练提高孩子智力
一、在运动方面。
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会爬行,就不管不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二、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用手去抓悬挂物。
三、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
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四、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
教孩子认识日常用品,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四、如何生出高智商的宝宝
第一,给你的家做一次全面体检。
如果你的房子刚装修完,最好检测一下甲醛是否超标,要知道甲醛可是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元凶,如果有条件,最好不要居住在岗装修过的房子里。还有,各种清洁剂、胶水、去污剂以及杀虫剂等,都应该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避免有害物质侵袭。
第二,离开有毒的工作环境。
什么是有毒的工作环境呢?比如医院的放射科、化工厂,这些地方都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即便是在普通的办公室里上班,打印机、复印机、电脑,都会有一定的辐射,虽然辐射小,但还是不要长时间接触为好,避免吸二手烟也是应该注意的。
第三,孕前不宜接受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可增加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有些女性朋友为了避免孕期发病,多会选在在孕前接受预防接种,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疫苗并非绝对安全,比如风疹疫苗,它是有一定危害的,还有些疫苗是否有害尚在论证当中,所以,最好还是不接种的好,如非要接种,应在怀孕前半年为佳。
第四,孕前减肥要不得。
有些爱美的女性担心怀孕后,体重增加会影响体型,生产之后不宜恢复,所以,选择在孕前节食或口服药物减肥。这种做法是极为不科学的,即便是没有怀孕,在备孕期间,母体也是需要营养储备的,节食则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自然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运用药物更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