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 接种麻风疫苗有哪些禁忌
2017-08-01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朱寒凡
一、接种麻风疫苗会引起哪些副作用
个别儿童甚至会在接种麻风疫苗的一段时间内,大概5天到一周的时间,会有轻度到中度的发热症状出现。严重的病例甚至可能会产生重度的发热,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紫癜等。
一般注射麻风疫苗后均无副作用,只有极少数的儿童会有发热或者过敏性皮疹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大概2天后自然会消失。如果是成年人可能会有出现关节痛,也是短暂的反应,无须过分担心,也不用做特殊处理。
家长在给孩子注射完疫苗后,应该要注意以下事项:
1.接种后应在原地观察30分钟看孩子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
2.接种后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洗澡。
3.保证注射部位的清洁。
4.让孩子多喝水。
5.让孩子多休息,不做剧烈运动。
6.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
家长在给孩子接种疫苗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以为要全注射齐全就对孩子最好。其实不然,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疫苗。注射疫苗的时间也应该有选择性,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洁净,和外界也没有过多接触,但上幼儿园后,随着接触的人比较多,孩子传染各种疾病的风险也增加了,因此应该给孩子选择注射疫苗。
二、那些人群不宜接种预防针
打预防针虽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也并非人人适宜。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就不宜打预防针。
一、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发热的孩子,如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二、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度过检疫期的孩子,若这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三、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打预防针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易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预防针。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也不宜用骨髓灰质炎活疫苗。
四、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孩子的康复。必须指出的是,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的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总之,当孩子患有上述疾病或生理变化时是不宜打预防针的。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特殊的情况下,请医生决定是否应打预防针。
注意:未满1周岁的儿童严禁打此疫苗。有可能会发烧,麻疹,甚至会神经性耳聋。
三、麻风疫苗的接种禁忌有哪些
一、接种禁忌
1.对新霉素和本疫苗任何组分以及其他疫苗过敏者;
2.心、肺、肝、肾等的严重器质性疾患、恶性肿瘤以及其他严重慢性病患者;
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
4.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病活动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5.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短暂血小板减少、过敏等。
免疫前血清抗体阴性的接种者,全程接种后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8.0%,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96.1%,风疹抗体阳转率为99.3%。
二、注意事项
1.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
3.安瓿启开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5.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6、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7、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四、小孩子需要接种多少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