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新生儿便秘症状有这些_这些方法可以你解决新生儿便秘

2017-10-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语琴

一、新生儿便秘的症状表现有这些

  婴儿便秘和腹泻一样,也是一个较常见症状。怎样判断小儿是否便秘,主要从大便的量和质来确定。正常小儿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天几次大便,有的则可每5-3日一次大使,只要大便有一定数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时又无不适症状,就均属正常。即使大使次数较少,但大便质和量无不正常情况,婴儿便秘又无症状,亦不能认为是不正常现象。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较难排出,虽然一天可有2-3次,但总量可能比平时一次还少,亦应视为便秘。特别是同时有食欲减低、腹部胀满、便意频频,更应视为便秘。

  如果平时排便较规则,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胀,即应视为便秘,要及时寻找原因。婴儿便秘可由肠道病变引起,也可由饮食、精神及习惯等诸因素引起。新生儿生后24-36小时应有正常胎便,如无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均属不正常情况,应注意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胎便性腹膜炎等疾病。许多肠道病变均可导致便秘或无便,常见的有肠套叠、各种原因肠梗阻、嵌顿疝和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等。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神经支配不正常引起的另一种疾病。

  婴儿便秘的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几天甚至1周至1个月无大便,腹部膨胀如鼓,呕吐。患儿虽然可以进食,但大多营养状况差,并常有浮肿和贫血发生。一旦患儿排便,则量极多,腹胀也随之消失,但以后又反复发生。严重病例新生儿期即发生便秘,生后2-3日内无胎便;并出现呕吐和腹胀,经灌肠后排出胎便,但1-2日后便秘、腹胀又重新出现。本病大多需手术治疗。

二、婴儿便秘的食物疗法有几种

  便秘是指肠子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排出困难。由于婴儿膳食种类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纤维素少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便秘时,主要表现为每次排便时啼哭,甚至发生肛裂出血,肛裂的发生使婴儿对大便产生恐怕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和睡眠不宁等。对婴儿便秘只有及时调整饮食,采用食物疗法,是可以的,也是较理想的。

  如系因母乳喂养量不足引起便秘的,常有体重不增加,食后因不饱而啼哭等,只要增加乳量,便秘即会消失。

  牛奶喂养的婴儿,由于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较多,因而易形成便秘,使大便干燥、坚硬。可用减少奶量,增加糖量来解决,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 5~8%增加到 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 3~4 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增加一些奶糕,由于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分解发酵后,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 4~5 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一些辅食,如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菜饭喂给婴儿。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能通便的水果、油类来调整,如:

  一、香蕉,肉软滑腻,是通便的好食品,如婴儿便秘时,可喂给一条或半条香蕉,即可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

  二、麻油。性味甘、凉,也是润肠通便的佳品,婴儿便秘时,可用麻油,每次 5~10 毫升,也可用豆油,但须熬开冷却后再用,每次 5~10 毫升。

  三、蜂蜜水。味甘、性平,有润肺补中、润肠滑肠、清燥热、解毒、健脾益胃等功用,婴儿便秘时常服点蜂蜜水或将蜂蜜水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也很好。

三、婴儿便秘中医治疗的药物都有

  (1)食积便秘:

  主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恶心呕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治则:消积导滞、清热化湿。方剂:导滞丸加减。

  常用药:枳实、神曲、山楂、黄连、黄芩、茯苓、大黄(后下)、泽泻、白术等。伤于面食:加用莱菔子;伤于谷食:重用神曲;伤乳食:加麦芽。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食积化热:加连翘、胡黄连;腹胀满:加木香、鸡内金。

  (2)燥热便秘:

  主证: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润肠、通便。方剂: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后下)、麻仁、枳实、厚朴、杏仁、白芍、蜂蜜(冲)。口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加生地、沙参或麦冬;大便干结坚硬者:加芒硝;肺热肺燥下移大肠者:加黄芩、知母、瓜蒌仁;腹胀痛者,加木香、槟榔、白芍。

  (3)气滞便秘:

  主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闷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导滞通便。方剂: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后下)、大黄(后下)、槟榔、枳实。胸胁胀闷痛甚者:加香附、川楝子;腹胀攻痛者:加白芍、元胡;嗳气不除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恶心呕吐:去槟榔,加半夏、生姜、陈皮;气郁日久化火:口苦咽干者:加栀子、龙胆草等:虫积阻滞气机者:重用槟榔,并加雷丸、使君子等。

  (4)气虚便秘:见于重病后。

  主证:虽有便意,大便不干硬,但挣扎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润肠通便。方剂: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白术、党参、火麻仁、陈皮、蜂蜜(冲)。久咳肺虚气短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气虚下陷脱肛者:重用黄芪,加升麻、柴胡。大便干硬:加枣仁、冬瓜仁。

  (5)血虚便秘:

  主证:大便干结,挣扎难下,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养血、润肠、通便。方剂:润肠丸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何首乌。血虚有热,伤阴者:加玉竹、元参、知母;气虚见神疲气短、自汗者:加党参、黄芪;心悸:加酸枣仁、白芍;唇甲淡白:加阿胶(烊化)。

四、小儿便秘试试按摩

  很多年轻父母常常被这样一种情况困扰着: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时,突然几天不解大便,也就是说孩子便秘了。赶紧带孩子上医院吧,可孩子哭闹着不愿到医院去,怎么办呢?安徽省中医院小儿推拿科王莉莉医师告诉您一个小窍门,使您在家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膊阳池穴,向下推按后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

  膊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

  后承山穴位于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纹处,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

  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让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要改变单一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高蛋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