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幼儿误食紧急避孕药的后果 避孕药的副作用

2017-10-1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殷代云

一、幼儿误食紧急避孕药的影响

  避孕药主要是在体内,对雌性激素产生一定的作用,,小孩子误食了避孕药,就会造成乳房的发育,避孕药也会给小孩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随着药物在体内分解和代谢排出,性早熟的症状就会比较常见,误服了避孕药就会提前的进入发育期,甚至小孩子也会出现月经。

  不少的药物的外形都和糖果比较相似,一旦发现了孩子,误食了这些药物,家长最好是不要惊慌,应该仔细的去辨别药物的种类,如果并不非常的严重,可以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能够采取催吐的方法,让孩子把药吐出,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宝宝误食药物的事件是屡屡发生,放置物品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最好是不要让宝宝能够接触到这些药物,最好是将药物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平时也应该教育宝宝有病才能够吃药,而且药吃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千万不能够随便的去用药。

二、6种人吃避孕药要谨慎

  肝肾有无问题

  由于口服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经肾脏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将会增加肝、肾负担。

  有无心血管疾病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使水、钠滞留,加重心脏负担,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女性不宜服用;

  而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与高血压形成密切相关,口服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

  有无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据了解,含有性激素的避孕药可以对抗胰岛素,同时升高血糖,这种变化在最初使用避孕药的1~2个月内尤为明显。如果糖尿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一定要服用避孕药,必须做好血糖监测工作,一有异常马上就诊。

  甲亢控制不好

  避孕药会增加人体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虽然对FT3、FT4的影响不大,但尚在甲亢治疗期的女性最好先咨询内分泌科和妇科医生能否服用避孕药。

  患有激素相关的妇科病

  比如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妇科恶性肿瘤,这些疾病与女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避孕药的孕激素、雌激素可能会影响病情。

  哺乳期的妈妈

  哺乳期的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物会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乳汁的分泌,而药物还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三、避孕药有何副作用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有不少,在服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有以下几点。

  1、恶心:服用紧急避孕药后,恶心的症状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

  2、呕吐:与食物同时服用或睡觉前服药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如果在口服紧急避孕药后1小时内呕吐,应该尽快补服1次。

  3、不规则子宫出血:有些女性用药后会有点滴出血,一般无须处理,但要让用药者了解此种情况,做好用药前后的咨询、宣教。

  4、月经改变:多数妇女月经会按时来潮,也有一部分妇女月经提前或延迟,如果月经延迟一周,应该做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是紧急避孕失败。

  5、排卵期改变:服用紧急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周期,女性在此之后尽量使用效率高的避孕方法,而不要再冒险使用紧急避孕药或安全期、体外射精等不科学的避孕方法,严重的会导致不育。

  6、其他: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微,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四、服用避孕药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1、避孕药应妥善保存,避免小儿误服。药片如果受潮、溶化或糖衣层磨损、压碎时,都不要服用,以免影响避孕效果或造成阴道出血。

  2、只能偶尔使用,一般一个月内最多只能使用一次,而且不可以每个月都用。

  3、72小时内服用一片,隔12小时再服一片,总量为2片。服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4、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的,必须立刻补服一片。

  5、吃了紧急避孕药后又发生性行为,必须采取避孕措施,否则仍有妊娠的可能。

  6、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者、产后半年内的哺乳女性及已经确定为妊娠的人严禁使用此药。

  紧急避孕药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对女性的月经期有影响,这是由于紧急避孕药的药剂量是常规避孕药的十多倍,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很有可能会出现闭经的现象,各位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啦。

  紧急避孕药含有大量的激素,是在常规避孕失败的情况下不得已采用的措施。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有可能会扰乱月经周期甚至闭经,虽然不会导致不孕,但是也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积极的进行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长时间发展下去就会增加体质,改变身体体质,减轻症状,让身心都得到愉悦,也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暖,同时还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但是并不代表着不需要运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身体条件,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样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