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肺炎恢复期食谱的推荐 小儿肺炎恢复期需注意哪些事情
2017-10-11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殷代云
一、小孩肺炎恢复期吃什么恢复身体
【肺阴虚型】
症状:干咳无痰,口渴欲饮,午后低热,舌红苔少。
食疗方1:银耳冰糖梨:取银耳12克,梨1个,冰糖12克。将梨去皮及核,切成块。银耳用清水洗净,与梨同放入锅中,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溶化后食用。有润肺止咳作用。
食疗方2:罗汉果猪肺汤:取罗汉果1个,杏仁10克,猪肺250克。用清水将猪肺洗净。切成块状并挤出泡沫。杏仁用水浸洗去皮。将以上与罗汉果加水煲汤,加盐后食用。有补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脾气虚型】
症状:面色黄,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大便不调,舌淡。
食疗方1:参枣粥:取党参12克,红枣15克,粳米50克。以上加水煮粥食用,有益气健脾作用。
食疗方2:鸭肫山药粥:取鸭肫1个,山药15克,芡实15克,粳米50克。将鸭肫洗净,切碎,再将山药、芡实,粳米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脾收敛作用。
食疗方3:麻黄根鱼粥:取麻黄根15克,鲫鱼1条,粳米50克。将麻黄根加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把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同粳米一起放入汁中煮粥食用。有健脾止汗作用。
有关小儿肺炎恢复期如何饮食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孩子在康复的过程中,做好平时的饮食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孩子病情稳定的时候,最好是能够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平时要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小儿肺炎恢复期注意哪种事项
婴幼儿的肺炎,大多数是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得肺炎,起病可急可缓。发病急的会突发高烧、咳嗽、呕吐、有痰、喘憋、呼吸困难、嘴唇青紫、鼻翼扇动等;有的还表现出腹泻、腹胀、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因心功能不全而死亡,所以应及时送医抢救。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为小儿常见病之一。
肺炎病儿不仅有上述表现,还可以有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等,也可以出现烦躁、精神萎靡;重者甚至抽疯昏迷。如果请医生查体,可发现肺部有较多中小水泡者及干性罗音。重症肺炎可以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病变,心力衰竭就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恢复期注意:环境通风,不要受寒,饮食要清淡有营养,不要吃辛辣热气生冷的食物,要多休息。如果恢复期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的症状就要记得及时治疗了。
虽然说孩子得了以后,治疗很重要,但是日常的护理也是同样的重要,所以说,对于肺炎孩子的护理一定不能马虎。
三、小儿支原体肺炎如何有效地来治疗
小儿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1.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参见支气管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处理 其他对症疗法也与支气管炎节所述相同。
(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祛痰药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3.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小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磺胺甲噁唑(smz)等可供选用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红霉素为首选药物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上各类中常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白霉素)等。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明显但消除mp效果不理想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常用剂量为50mg /(kg·d),轻者分3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常用口服剂有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及红霉素肠溶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肺部阴影,并可缩短病程。
鉴于红霉素对胃肠道刺激大,并可引起血胆红素素及转氨酶增高以及有耐药株产生的报道,人们开始选用大环内酯类的新产品,如罗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甲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口服易耐受穿透组织能力强能渗入到细胞内半衰期长近年来在日本采用吉他霉素(白霉素)治疗本病效果良好该药无明显毒副作用,比较安全,口服量为20~40mg/(kg·d),分4次服用,静滴量10~20mg/(kg·d)此外乙酰麦迪霉素(美欧卡霉素)利福平和乙酰螺旋霉素亦有疗效。
(2)四环素类抗生素:对mp感染虽有肯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四环素对骨骼和牙生长的影响,即使是短期用药,四环素的色素也能与新形成的骨和牙中的钙相结合使乳牙黄染故不宜在7岁以前儿童时期应用
(3)氯霉素和磺胺类:因为治疗mp感染的疗程较长,而氯霉素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毒副作用较多不宜长时间用药故临床上较少用于治疗mp感染
(4)氟喹酮类:近年来有用氟喹酮类药物治疗mp感染的报道氟喹酮类属于合成抗菌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等药物在肺及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高,能穿透细胞壁,半衰期长达6.7~7.4h抗菌谱广,对mp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前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也可分次静滴;后者10~15 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重症患儿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为目前认为mp肺炎是人体免疫系统对mp作出的免疫反应,所以,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mp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 静滴;或地塞米松0.1~0.25mg/(kg·d)静滴;或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分次口服一般疗程3~5天。应用激素时注意排除结核等感染
5.肺外并发症的治疗 目前认为并发症的发生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除积极治疗肺炎、控制mp感染外,可根据病情使用激素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不同的对症处理办法
四、小儿肺炎使用抗生素原则是什么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也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用很小的剂量就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所以,抗生素适用于各种细菌性、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虽然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时,药物可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儿的健康,因此,必须掌握其使用原则。
(1)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用药之前,送支气管分泌物、血液或胸水等细菌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再根据临床拟诊,采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待培养及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考虑是否改药。
(2)早期治疗甚为重要。动物感染金葡菌后,若晚治54小时,即有小脓肿形成。
(3)联合用药。如金葡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等宜同时用两种敏感的抗生素。
(4)了解儿科呼吸道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不同抗生素渗入下呼吸道的浓度不同,例如:氨苄青霉素只有当呼吸道有炎症时才能增加其渗透力;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在呼吸道的浓度相当高;红霉素只有静脉途径给药,才能达到对敏感菌所需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氨基甙类抗生素在呼吸道中的浓度几乎达不到MIC。
(5)足量、足疗程。重症宜由静脉途径给药。
(6)应用某种抗生素,至少观察3天,无效后才可考虑更换其他抗菌药物。
(7)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葡萄球菌肺炎较顽固,易复发,故疗程宜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