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早产儿吐奶怎样正确护理
2017-08-24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郝以寒
一、导致早产儿吐奶是什么原因
1、生理因素
导致早产儿吐奶的原因有哪些呢?早产儿吐奶是怎么回事?导致早产儿吐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早产儿生理因素导致的,我们知道早产儿就是提早生产,所以早产儿的各项机能都还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早产儿的肠胃消化功能还很弱,所以出现乳奶症状也是很正常的。
2、溢奶
早产儿吐奶还有可能是因为溢奶的原因,什么是溢奶呢?也就是说家长们在喂养的时候宝宝吸入了空气,所以会出现溢奶的情况,专家建议为避免早产儿溢奶的话建议妈妈们尽量选择抱着喂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早产儿溢奶症状。
3、喂养方式不正确
导致早产儿吐奶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因素就是妈妈们的喂养方式错误导致的,比如妈妈们在喂奶的时候翻动宝宝或者是在宝宝大哭的时候喂奶这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新妈妈们应该格外注意下早产儿喂养方式。
4、喂奶过多
早产儿吐奶还有可能是因为妈妈们喂奶过多造成的,早产儿本身肠胃就比较好而且消化功能也不好,所以早产儿喂奶妈妈们尽量选择少量多餐为主,以免造成早产儿吐奶症状。
二、早产儿吐奶妈妈如何正确护理
早产儿吐奶正常吗
早产儿吐奶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早产儿本身身体各项机能都还未发育完善,所以出现吐奶也是比较正常的,所以家长们不要过分担心,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婴儿来说在护理上确实要更为复杂一些,不过家长们只要用心护理即可,早产儿吐奶症状不用过分担心。
早产儿吐奶如何正确护理
1、注意喂养姿势
早产儿吐奶家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喂养姿势出现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保持高抬的姿势,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早产儿吐奶症状的出现。
2、注意观察
早产儿吐奶后家长们应该时刻关注早产儿情况,早产儿吐奶后家长们应该立刻停止喂奶,如果出现其他什么不适症状的话建议及时就医。
3、注意喝水时间
很多家长们在早产儿吐奶后都会给宝宝喝点水,早产儿吐奶后不宜立刻喝水哦,妈妈们们要注意啦,早产儿吐奶后至少要在半小时后才能喝水。
4、减少喂奶次数
早产儿吐奶后家长们应该适量减少喂奶次数和喂奶的量,早产儿吐奶后的喂奶量应该减少到平常的一半即可。
三、早产儿护理营养及其补充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既然早产儿在营养方面落后于普通新生儿,那么给如何给早产儿进行营养补充呢?通常健康的早产儿出生后,可以在4~6小时开始给他喂食,而重症的早产儿,必需等到状况稳定之後才可以进食。万一早产儿的病况无法在2~3天内开始进食,医师就会考虑给早产儿打高营养针。但是由于施打费用十分昂贵,容易有并发症,而且过久没有进食容易造成肠胃道萎缩,所以多半仍会由口喂食。采用母乳喂养方式是多半医生都会倡导的。
四、预防早产儿的并发症
早产儿因为并未足月,以及器官发育不成熟,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相对减弱,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留心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体温不升、黄疸、窒息、皮下硬肿、出血、感染等。
1、呼吸困难并发症预防。新生儿的肺部是成熟得比较晚的器官,所以对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预防呼吸困难并发症。如果症状轻微,可先用氧气罩。如症状严重,那么必须采取人工呼吸。呼吸障碍恶化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2、注意体温。早产儿出生时一般都需要进暖箱,这是因为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只能给他(她)一个温暖的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适中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等到孩子的体重达标,能够适应外界的温度才能出温箱。因为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所以在回家后,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
3、预防黄疸。导致黄疸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都必须在医生的指示住院治疗。如果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值就会增加,而且会损伤大脑细胞,因此导致脑性麻痹或痴呆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毫无治疗方法。
4、预防感染。败血症或脑膜炎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4倍。静脉内留置插管,气管内插管和皮肤破损以及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早产儿是唯一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