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怎样预防小儿腹泻呢 小儿腹泻症状

2017-08-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滕映波

一、小儿腹泻症状和处理

  宝宝腹泻症状

  1、宝宝在刚出现腹泻的时候,一般都是会带有感冒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不过一般发热都是处于低热状态。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类似于宝宝腹泻。

  3、半数腹泻宝宝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有些宝宝腹泻严重的话则会出现脱水的症状,如出现口渴、尿少以及烦躁不安的情况。

  宝宝腹泻怎么办

  1、加强臀部护理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屁股,然后涂抹一些植物油或鞣酸软膏,以保护皮肤,防治尿布皮疹。

  2、勿滥用抗生素和和止泻药物秋季腹泻多为病毒所致,用抗生素往往无效。且腹泻本身有利于将病毒及毒素排出体外。若用药物止泻,病毒及其代谢物可被肠壁吸收,反而加重中毒症状。

  3、定时、定量喂养。可以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4、因为宝宝腹泻很有可能是因为温度变化所导致,因此爸爸妈妈们需要多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宝宝添加衣服。并且要勤换尿布,以免出现感染。

  5、转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速战速决。第一次转奶应从每天的中间餐数开始,然后每隔几天增加一次转奶的餐数,直到完全转为新的奶粉。

  6、进行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饮食,避免寒凉食物摄入。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母乳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饮用一大杯开水来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但若孩子腹泻症状比较重应及时化验以下大便,以明确原因,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小儿腹泻如何防治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3、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4、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三、小儿腹泻护理方法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3、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4、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5、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6、增强体质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四、小儿腹泻家庭救治保健方法

  1.调节饮食

  (1)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无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无粘液、脓血,化验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脂肪球),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暂给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

  (2)重型腹泻需输液时,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好后,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地逐渐恢复饮食,轻症要3-4日,严重吐、泻者经5-10日方可恢复正常饮食。

  2.加强护理

  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3.控制感染

  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

  4.对症治疗

  (1)呕吐在禁食后不能停止者。

  (2)腹泻早期不宜用止泻剂,如症状已好转,腹泻仍迁延不愈。

  (3)腹胀时可行腹部热敷及肛门排气,腹泻晚期发生严重腹胀,多是低血钾症所致,应立即补钾。

  5.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包括纠正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纠正失水需要补液,补液方法有口服法、胃管法、皮下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在此仅介绍口服法纠正轻度脱水无呕吐者。中重度脱水,往往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病情较重,伴呕吐、精神不振、腹胀等,应送医院救治。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应口服补液,如脱水已基本纠正,可按在治疗过程中吐泻的损失量另加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