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小儿轻微脑瘫症状有哪些 造成先天轻微脑瘫的因素是哪些

2017-08-25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赵忆翠

一、小儿轻微脑瘫有哪些症状

  1、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3、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6.另外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还有不笑、手握拳、头不稳定、身体扭转等,总之小儿轻度脑瘫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不同,如果发现有脑瘫的症状还需要去医院治疗。

  7.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二、先天轻微脑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先天轻微脑瘫的因素:

  一、母体因素

  母亲智力低下是脑性瘫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母亲患癫痫、孕前患甲亢、或有2次以上死胎者与脑性瘫痪明显相关。

  二、遗传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近亲有癫痫、脑性瘫痪及智能低下中的2种因素者占脑性瘫痪很大比例。也有人认为,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例如:有些婴儿在严重损伤后即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而另外一些婴儿中虽有同样损伤并不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故此,仅提示有遗传因素的可能。

  先天轻微脑瘫的发病原因:

  致病的原因包括胎盘异常、胎位不正、宫内窘迫、早产、多胎、出生时窒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感染、外伤、脑出血、脑部畸形等。

  1、缺氧窒息: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2、脑部受伤: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

  3、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

  4、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

  5、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药物过量等)。

三、早产儿脑瘫治疗有哪些误区

  早产儿脑瘫治疗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误区五:家长将患儿“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手术治疗上,而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一部分患儿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

  误区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只单纯地对患儿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的肌肉长期高度痉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误区七:有些医务人员强调运动训练可以代替一切;另有医生则过度夸大手术的“有效性”;也有的医生不分原由让就诊的脑瘫儿童都做高压氧治疗等单一的治疗。

四、临床脑瘫五种类型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障碍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表达及行为感情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状较多,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表现:新生儿往往有不明原因的尖声哭叫、睡眠过多或过少、吮吸无力、吞咽无力、易受惊吓等。

  根据患儿全身肌张力状况,临床上将脑瘫分为五种类型:

  1、痉挛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2、手足徐动型;

  3、弛缓型;

  4、共济失调型;

  5、混合型,既有痉挛的症状,又有手足徐动或共济失调的表现。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6个月以内多见以下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

  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和叫名无反应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的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