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原因,治疗腹痛的偏方
2016-05-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碧菡
一、腹痛的原因都有哪些
1.外感时邪
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内停;或恣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食入馊腐不洁之物,湿热秽浊滞留肠胃;或过食生冷,阻遏脾阳等,均可影响脾胃健运,使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均可影响脾胃健运,使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3.情志失调
情志怫郁,忧思恼怒,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肝气横逆犯胃,致使脾胃不和,气机不畅,均可导致腹痛。
4.素体阳虚
素体阳虚,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或寒从内生,气血不能温养脏腑,而致虚寒腹痛;甚至久病肾阳不足,肾失温煦,脏腑虚寒,腹痛日久,迁延不愈。
二、治疗腹痛的偏方
1、腹中虚痛
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白芍药三钱
2、胎寒腹痛
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3、心腹诸痛
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用香附子二两、艾叶半两,蒸日上在醋汤中蒸煮熟,去艾叶,炒香附子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艾附丸”。
4、心腹痛
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加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三、腹痛食疗方法
1、【组成】连须葱、老姜、萝卜各等量。
【用法】黄捣烂,分为2份,炒热,交替熨痛处。
【主治】腹痛。连须葱、老姜、萝卜各等量
2、【组成】生姜、葱白。
【用法】共捣烂,热酒冲服,或敷脐部。
【主治】寒性腹痛。
3、【组成】带壳龙眼、米酒。
【用法】焙干研末,每次服10克,米酒送服。
【主治】寒性腹痛。
4、【组成】白胡椒、绿豆各等份、黄酒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温黄酒送下,每次3克、1日2次。
【主治】受寒腹痛。
【组成】大茴香9克、酒少许。
【用法】水煎服。
6、【组成】大蒜1500克、酒、醋备半。
【用法】浸泡于瓶中10天,食蒜。
【主治】受寒腹痛。
7、【组成】温呐脐50克(捣烂布包)、白酒500毫升。
【用法】浸泡封固7天,每次饮1小盅。
【主治】小腹胀痛及腰背冷气。
8、【组成】黄酒50毫升、丁香2粒。
【用法】隔水蒸10分钟,趁热饮酒。
【主治】感寒腹痛。
9、【组成】炮姜、肉桂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掺膏药贴脐上。
【主治】寒性腹痛。
四、腹痛的诊断方式
(1)左上腹痛 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胃穿孔、左肺炎、左膈下脓肿、脾周围炎、左胸膜病变、左肾病变、脾脏病变或损伤,膈疝或膈下疾病,结肠脾曲疾病,心脏疾病等疾病。
(2)右上腹痛 多见于胆囊、胆道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肝脏疾病、十二指肠球溃疡或穿孔、右膈下脓肿、右下肺炎、右胸膜炎、右肾结石、右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积脓、右半结肠疾病等。
(3)中上腹 多见于胃痉挛、急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或穿孔、食管裂孔疝、急性胰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阑尾炎初起等疾病。
(4)中腹部(脐周)腹痛 见于急性胃肠炎、小肠炎、痉挛、梗阻、肠蛔虫症、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初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造血器官疾病、食物中毒、某些毒物或毒素(铅、铊、药物如农药、砷、氢化物等)引起的腹痛。
(5)中下腹痛 多见于膀胱炎、尿潴留、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痛经、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等、直肠疾病,部分乙状结肠等疾病。
(6)右下腹痛 见于阑尾炎、肠炎、肠结核、肿瘤、肠系淋巴结炎、右输尿管结石、女性右盆腔炎、卵巢滤泡破裂、右腹股沟嵌顿疝等疾病。
(7)左、右中腹疼痛 升、降结肠疾病如肿瘤、结核等、高位阑尾炎、肾疾病、输尿管疾病如结石等。
(8)左下腹痛 多见于消化道出血、左侧输卵管疾病,左侧卵巢疾病、乙状结肠扭转、腹股沟嵌顿疝、菌痢、结肠阿米巴病、结肠癌、左输尿管结石、女性左附件炎、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9)全腹痛 可见于由结核、空腔脏器穿孔、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内脏破裂出血所致的泛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