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吃什么饭 这几款食物要试试
2018-11-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宝宝感冒吃什么饭
一、葱白粳米粥。
葱白的话一般是取根的葱部,切取生姜片数片,再取适量的粳米。首先把粳米煮成粥,差不多熟,再将葱白放在粥中一起煮一会儿,然后再放入生姜片煮将近十分钟,这样即可。宝宝食用,对于大便干且白、咳嗽痰多、鼻涕清稀等症状的宝宝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还有不爱喝水的宝宝、尿很多的宝宝也可以食用。
二、百合小米粥。
百合的作用与功效非常多,且非常好,百合性微寒,入心经,有着清心除烦,宁心安神之作用!对于宝宝清心安神定惊,还可以清肺润燥止咳,而且百合又含有蛋白质,淀粉及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百合小米粥的煮法也非常简单,先把小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取两颗新鲜的百合洗净剥好,等到小米粥快熟之时,再放入百合煮一会,这样即可。还有如果宝宝属于风寒咳嗽、脾虚的话,应该忌食。
三、薄荷牛蒡子粥。
取牛蒡子十克左右,薄荷五克左右,适量粳米。
做法也方便易学,牛蒡子洗净后,可以先把牛蒡子煮二十分钟,然后再捞出牛蒡子,那些汤水留着备用。然后再将粳米煮成粥,粥差不多快熟时,再放入薄荷一起煮十分钟,然后再把刚才煮好的牛蒡子汤水倒入,一起煮十分钟即可。
薄荷牛蒡子粥比较适合热性感早的宝宝食用,薄荷与牛蒡子的作用与功效,都是疏散风热,利咽及透疹,对于外感风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等都有着很好的疗效,痰咳不出来、鼻涕粘稠密、舌苔变黄的症状这些一般都是热性感冒症状。
二、孩子感冒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每一次降温的时候,都是孩子感冒频发的时期,有时候孩子感冒了咳嗽了,都无法让孩子再去学校了,以免传染给其他的孩子,可是冬天孩子感冒咳嗽起来,有的至少大半个月要这么受着。其实孩子感冒后迟迟不好,饮食起一大部分作用,有些禁忌食物,感冒后吃多了会加重孩子的咳嗽。
补品
补品虽好,但是在感冒咳嗽期间最好不要吃,补品营养丰富,但是也可能会因此上火和感冒,想给孩子补身体的,最好等孩子咳嗽好转后再吃补品。很多家长看着孩子在感冒期日渐消瘦,常会用补品来补身体,其实是不对的。
酸甜食物
酸食物容易敛痰,甜食又助热,感冒期吃酸食,孩子体内含痰多且咳嗽严重,吃甜食助热不利体内炎症的痊愈。酸甜食物孩子爱吃,可家长要多多注意了。
生冷食物
感冒期间再吃生冷食物,无疑是雪上加霜,让病情更重,生冷食物会闭塞宝宝肺气,让其咳嗽加重,而且吃多了生冷食物,也容易消化不良及腹泻。
沾滑食物
沾滑食物是指糖果、巧克力或者沾糕等不宜消化的食物,宝宝感冒再吃些不宜消化的食物,只会加重胃部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
三、小孩感冒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生活有规律,保证休息时间,不到超市等空气浑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
2、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吃油炸、油腻食品和膨化食品及冷饮料。食物温度应适宜,不要太烫,因为感冒的孩子往往伴有喉咙痛,食物温热适宜,可减少对喉咙的刺激。在孩子胃口不佳时,家长无须硬喂,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宝宝咳嗽的时候少吃青菜、螃蟹、柿子这种良性的食物。如果宝宝咳嗽初期,可以吃些梨子炖冰糖。如果咳嗽时间较长,咯的是白色的痰,不主张梨子炖冰糖,可以吃些萝卜。
3、如果孩子的清涕很多,可以用柔软的小手帕或口水巾,用温开水湿一下,轻轻把鼻涕擦掉;同时增加涂面霜的次数,因为频繁地擦洗,加上冷风吹,容易使宝宝皮肤擦伤或开裂。等晚上孩子睡熟后,家长可以涂些凡士林等,经过一个晚上的滋润,孩子的皮肤可以修复不少。如果鼻涕是黄涕且黏稠,就应该在宝宝配合的时候,用柔软的棉签把鼻腔里的黏涕卷出来,以免多了引起鼻塞。如果已经鼻塞了,则可用热毛巾捂一会儿鼻孔,等鼻子通了,再把鼻涕擦掉。
四、治疗小儿感冒易踏入6大误区
误区一:一发热就跑医院
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热,就立刻带孩子到医院,生怕孩子烧坏了大脑,且最爱跑三甲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有为说,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早上4时在自家附近医院看发热,上午9时去儿童医院看发热,下午去省中医看病,整整一天都在折腾。
专家正解:一发热就跑大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不说,还耽误了孩子休息。普通的感冒发热,没必要一天内反复看多次,感冒有一个病程,一天内很难完全治好。对于“烧坏脑子”的担忧,赵有为表示大可不必。普通感冒发热,体温在40℃,孩子没有抽搐的,一般不会烧坏大脑;而真正导致发烧“烧坏脑”,那都不是感冒引起的,而可能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烧看医生时,医生会鉴别,如有这种可能,会留院观察。
误区二:输液好得快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发烧,甚至只是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为小孩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
专家正解:感冒有其自然的病程,即便是输了液,也不可能立即治愈。只要不脱水,治疗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因为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大量液体,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误区三:激素退热快
有些家长希望患儿快速退热,喜欢向医生要求用激素退热,甚至自行给孩子使用激素。
专家正解:在医学上,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为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孩子一旦反复或长期使用激素,不仅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几乎是不可避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孩子病理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赵有为表示,感冒导致患儿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清除体内病菌,激素扼杀了这一反应,得不偿失。
误区四:滥服消炎药
有些医生和患者总是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因此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在小儿感冒治疗上被广泛使用。
专家正解: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就算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也需要在细菌药敏结果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事实上,由于滥服消炎药,反而引致患儿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隐患众多;更严重的,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要使用抗生素时,反而失去疗效。
误区五:吃“营养片”防感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抵抗力差才感冒,因此希望借助药物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因此经常让孩子吃一大堆的所谓“营养片”。
专家正解:市面上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很多,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并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差,而与生活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晚睡晚起、睡眠不足、洋快餐吃太多、只喝可乐不喝水、只喝牛奶不吃饭、只吃肉不吃青菜等。在孩子免疫力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改善不良习惯,比吃“营养药”更管用也更靠谱。
误区六:坚持上学
现在父母生活、工作都比较忙,孩子刚刚不发烧,就当孩子感冒病好,于是送去托儿所、幼儿园。
专家正解:孩子病情刚有缓解就坚持入托的做法很不好,因为感冒后身体虚弱,需要好好地休息,孩子刚刚不发烧,有可能是用了退烧药的作用,疾病没有好彻底,送去托儿所后,得不到休息,容易使疾病好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