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肾衰竭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2016-05-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孙紫雪

一、急性肾衰竭常有哪些治疗方案

  1.纠正可逆的病因

  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肾衰首先要纠正可逆的病因。对于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进行相关治疗,包括输血,等渗盐水扩容,处理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感染等。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的药物。

  2.维持体液平衡

  每日补液量应为显性失液量加上非显性失液量减去内生水量。由于非显性失液量和内生水量估计常有困难,因此每日大致的进液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 计算。发热患者只要体重不增加可增加进液量。

  3.饮食和营养

  补充营养以维持机体的营养状况和正常代谢,这有助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存活率。

  4.高钾血症

  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应予以紧急处理。

  5.代谢性酸中毒

  应及时治疗,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开始透析。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1.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也被称作肾前性氮质血症,发生率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55%~50%,产生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肾脏灌注压下降,使肾小球不能保持足够的滤过率,而肾实质的组织完整性却没有损害。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就是脱水,出血,各种休克和心力衰竭等,由于脱水或失血引起的肾前性氮质血症可以通过简单的扩容来治疗,而往往在应激状态下,当细胞外液容量大量膨胀,如在肝衰竭,肾病综合征和心衰时,可能因为动脉充盈不足而引发肾前性氮质血症,与心衰有关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则需要注意利尿药的用量,心脏负荷的降低以及血管收缩药物的注射,从而改善肾脏灌注压,当和肝衰竭相关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特别难治,如过于积极使用利尿药,则非常容易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或肝肾综合征(HRS),肝肾综合征是肾前性氮质血症中特别严重的情况,此时肾脏血管的收缩及通过扩容引起心脏充盈都无法逆转,但是这种血管收缩可通过将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肾脏移植到一个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身上而得以逆转,肝肾综合征也可以通过肝移植而得到逆转,所以,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肾实质病变所致,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性病变,发生率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5%~40%。

  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流的梗阻可能发生在从肾脏到尿道途中的任何部位,而且应该是双侧性的尿流突然受阻,它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如双侧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失调等,最终必然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其发生率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约占5%,由于正常单个肾脏可满足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所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都为双侧性梗阻所致,由前列腺(包括增生,肿瘤)所致的膀胱颈部梗阻是最常见原因,其他原因为神经原性膀胱,下尿路梗阻(如血块堵塞,结石及外部压迫等),当单肾或者其中一个肾脏先前已经丧失功能的患者发生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则恶性肿瘤转移压迫或浸润输尿管或肾盂者约占60%;由输尿管结石所致约占30%;输尿管末端炎性狭窄约为10%,这里要强调的是,对所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都应该想到有梗阻的可能,特别是尿液常规检查没有异常发现的患者,因为,一旦梗阻解除,大部分病人可完全恢复。

三、急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

  在急性肾衰的少尿期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

  (1)感染 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4)消化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厌食、恶心、岖吐、腹胀、呕血或便血等,出血多是由于胃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引起。

  (5)血液系统并发症 由于肾功能急剧减退,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起贫血,但多数不严重。少数病例由于凝血因子减少,可有出血倾向。

  (6)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高血钾症、低钠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四、肾衰竭症状

  1.少尿期

  病情最危重阶段,内环境严重紊乱。患者可出现少尿(<400毫升/日)或无尿(<100毫升/日)、低比重尿(1.010~1.020)、尿钠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严重患者可出现水中毒、高钾血症(常为此期致死原因)、代谢性酸中毒(可促进高钾血症的发生)及氮质血症(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尿毒症)等,危及患者生命。此期持续几天到几周,持续愈久,预后愈差。

  2.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毫升时,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毫升,甚至可达到10000毫升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约4~5天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此期持续1~2周。

  3.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