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急救,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2016-05-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范夜山
一、十大心脏病的急救方法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3、挤压心脏重建循环
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4、抢救药物及时应用
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碳酸氢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应用。
5、心电监护不可或缺
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要贯穿于抢救全过程,即使复苏成功也要继续监护,应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至少48~72小时。
6、治疗“室颤”迅速妥当
迅速恢复窦性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即刻用200焦耳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
7、血气尿量动态观察
在抢救的全过程中,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水电酸碱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8、减低代谢要降体温
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氧,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出现脑水肿。此时应积极降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温应及早进行并以头部降温为主,一般降至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冬眠药物。
9、集中治疗纠正异常
心脏复苏成功后,仍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强化治疗,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及急性肾衰与继发感染等。
10、保护脑肾预防猝死
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脑复苏是心脏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部分患者虽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转的脑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抢救措施除降温外,还包括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高压氧疗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静脉注射)。
二、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1、速效救心丸
适用症: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速效救心丸当冠心病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即应迅速含服速效救心丸,切不可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后再含服。开始剂量宜小,一般4粒,含服后5分钟起效。药效产生时,舌下应有苦辣味和清心透凉感。如果10分钟后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4~6粒,如连用2~3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去医院救治。
2、复方丹参滴丸
适用症: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
用法: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粒,一日三次,疗程28天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复方丹参片
适用症:胸中憋闷、心绞痛。
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心脑康胶囊
适用症: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脑动脉硬化症。
用法: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5、地奥心血康
适用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气短、心悸、胸闷或痛等症。
用法:口服,一次100~200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6、心痛定片(硝苯地平片)
适用症: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用法:
(1)硝苯地平的剂量应视患者的耐受性和对心绞痛的控制情况逐渐调整。过量服用硝苯地平可导致低血压。
(2)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起始剂量10mg/次,一日3次口服;常用的维持剂量为口服10~20mg/次,一日3次。部分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可 用至20~30mg/次,一日3~4次。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20mg/日。如果病情紧急,可嚼碎服或舌下含服10mg/次,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决定再 次给药。
(3)通常调整剂量需7~14天。如果患者症状明显,病情紧急,剂量调整期可缩短。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发作的频率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剂量,可在3天内将硝苯地平的用量从10~20mg调至30mg/次,一日3次。
(4)在严格监测下的住院患者,可根据心绞痛或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每隔4~6小时增加1次,每次10mg。
三、心脏病的预防
锻炼全身忌局部
研究表明,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活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没有全身性活动量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这是由于机体供血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导致的。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着全身性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目的。局部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了心脏负担。在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本来就弱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肌严重缺血,诱发心脏病。
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时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宜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致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这样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
锻炼宜晚不宜早
“闻鸡起舞”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健身习惯,但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来说,这个习惯却很容易引发危险。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6--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都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鉴于此,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
因为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全身肌肉、关节的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率与血压都比较平稳,更适合参加体育锻炼。而在早上,不仅感官不敏感,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心率与血压的波动也比傍晚大得多,这对健康会构成威胁。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不宜晨练。
四、心脏病吃什么
1.芹菜
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多半心血管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预防以及治疗心脏病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心血管的健康。因此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应该适量的多吃些芹菜,因为它具有很好的保护心脏以及心血管的功效。
研究中发现,在芹菜中含有大量的芹菜碱,这种物质额可以很好的保护心血管功能。很多人在吃芹菜的时候都习惯把芹菜叶丢弃,其实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
在研究中发现,芹菜叶所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要比茎高出很多,同时在芹菜叶中还含有大量丰富的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同时芹菜叶中所含有的纤维素非常高,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2.马铃薯
经常多吃些马铃薯同样具有预防以及治疗心脏病的功效,营养学家提醒心脏病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适量的多添加一些马铃薯。而这种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疗心脏病的功效,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营养物质,其中以钾的含量最为丰富,研究发现每100克的马铃薯中就含有502毫克的钾,可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高钾蔬菜。
钾对心脏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这部分患者多半都伴有低钾的倾向,只要补充充足的钾就能够有效的起到预防以及治疗心脏病等功效。而且马铃薯不仅能够补钾,同时还能起到补充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功效。
3.海带
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平时生活的饮食中,还应该适当的多吃些海带,同样具有很好的保护心脏的功效。在研究中发现,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经常食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促进排便解决便秘问题,透光石还能够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等情况。
而导致心脏病的原因就是这些心脑血管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能真正的起到治疗心脏病的功效。
而且在平时生活中适量的多吃些海带还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等问题,因此专家提醒,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必须要多吃海带,不管是炖的还是煮的,都具有保护以及治疗心脏病的功效。面对心脏病人吃什么好这个问题,海带也是理想的选择。
4.坚果
坚果类食物对心脏同样具有很大的益处,比如像杏仁、花生等,在这些坚果中都含有大量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营养物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保护心脏健康,同时还能够降低患有心脏病的风险。除了坚果之外,还可以多吃些黑芝麻,其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同样能够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