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鲈鱼是海鱼吗,鲈鱼的价值

2016-06-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管寄灵

一、外形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

  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

  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二、鲈鱼的价值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

  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食用价值

  1.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鲈鱼多为清蒸以保持营养价值。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三、鲈鱼是海鱼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大家介绍,在平时我们见到的鲈鱼,其实不仅仅包含了河鱼的种类,还是包含了海鱼的种类的,但是,我们要是说起味道的鲜甜,一般人都会是在食用的时候选择海生的鲈鱼,因为这样的海鲈肉质比较起来同类,会感到脆一些的。

  鲈鱼(Weever),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栖息环境: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食性:性凶猛,以鱼、虾为食。繁殖习性: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我们要知道,这一种鱼类不仅仅包含了淡水鱼,其实还有海鱼。但是再食用的时候,我们选择海鱼比较多一些,因为海生的鲈鱼营养较好,肉质也不错。建议我们在平时饮食上,也选择海生的鲈鱼比较好。

四、鲈鱼的常见做法

  古法蒸鲈鱼

  《吴氏中馈录》中介绍了南宋时期浙江人蒸制*鱼的方法,配料十分简单,过程却很独特,最关键的是*鱼连鳞蒸制,蒸好后去鳞片食用。这个方法到21世纪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付其他鱼似乎不可行,因此这次做鲈鱼的时候保留了蒸制酱料的配方,进行了一些改良,味道依然古朴纯正。

  做法

  1. 鲈鱼去鳞去内脏洗净,两侧各划四到五刀,沥干

  2. 干香菇用滚水泡开,备用

  3. 姜切丝,三根葱打葱结,塞进鲈鱼肚内、嘴内。另三根切成末,备用

  4. 金华火腿切片,塞进鲈鱼两侧划开的缝中

  5. 用两勺花雕酒、少许香菇水、半茶匙盐、半茶匙白砂糖、两勺蒸鱼豉油、葱末及半茶匙红花椒配成蒸鱼酱汁

  6. 鱼放蒸盘中,香菇放鱼身上,将蒸鱼汁洒在鱼上

  7. 锅内放水煮开后,将鱼下锅蒸制7-10分钟后,即可

  小贴士:

  调料未精确计量,注意随机应变。

  不要用料酒代替花雕,可用加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