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新生儿鞘膜积液怎么办 婴儿鞘膜积液症状

2018-07-12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幻柏

一、新生儿鞘膜积液怎么办

  婴幼鞘膜积液一般不会引起并发症,而且1岁以内仍有自行闭合消退的可能。由于有相当多患儿的鞘膜积液可以自愈,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必急于做手术,可先随诊观察,在此间应特别注意防护,不要伤到孩子的睾丸,以减少肿大的鞘膜囊受到损伤的机会。

  婴幼儿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腹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的一个鞘膜腔,它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梨形的腔囊。部分先天性鞘膜积液患者因鞘膜腔与腹膜腔有相通的管道而形成交通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液体能随体位的改变从鞘膜腔来回流动,临床常出现阴囊时大时小的变化。

  长期的慢性鞘膜积液因张力大而对睾丸的血供和温度调节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引起睾丸萎缩,如果积液严重,影响双侧睾丸,很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对于小儿鞘膜积液,应该早一点采用保守(非手术)疗法,进行彻底的治疗。

  因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是避免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二、鞘膜积液主要类型是什么

  1、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鞘膜常无明显病变,但囊内充满液体,阴囊呈球形或梨形。婴儿时期约1.75%在刚出生时有睾丸鞘膜积液,1/4为双侧性,多数随小儿生长逐渐消退。

  2、先天型鞘膜积液:又称为交通性鞘膜积液,是由于精索部位鞘突在出生后仍未闭合,造成腹腔内液体与鞘膜囊内液体相通,鞘膜积液时大时小。如果鞘突与腹膜腔相通的孔道较多,即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

  3、精索鞘膜积液:积液局限在精索部位,常在阴囊上部即睾丸上方,也可在腹股沟管内,可为长卵圆形或棱形,和睾丸鞘膜及腹腔不相通。

  4、睾丸鞘膜积液可能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发生,也可与腹股沟疝同时存在,但两者并不相通,有时偶可见到睾丸、附睾部位局限的囊性鞘膜积液。

  先天性鞘膜积液在平卧时,挤压积液可以使之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鞘膜积液多数为单侧性。原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的阴囊皮肤正常,张力较大,可透光。如鞘膜张力不大,比较柔软,应想到可能为继发性鞘膜积液,应警惕睾丸、附睾存在病变,如结核、梅毒、炎性病变、肿瘤及丝虫病等。

三、小儿鞘膜积液的症状是什么呢

  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以学龄前儿童常见。一般无全身症状,多由家人发现一侧腹股沟或阴囊肿块,或两侧的局部肿块,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或囊性感,生长较慢,不引起疼痛。当肿块较大者时,可有坠胀感。用手电筒照射肿块有透光感。

  小儿的鞘膜积液,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出生后腹膜鞘状突发生部分闭塞或不完全闭塞,形成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腔相通,腹腔液体通过细小通道流出便形成鞘膜积液,由于鞘突管比较细小,流注未闭鞘膜腔内的液体不容易倒流回腹腔,因此肿块没有明显大小变化。如未闭鞘突管口较粗时,一夜平卧后,晨起可见肿块缩小。鞘膜积液临床上与腹股沟斜疝很相似,肿块位于腹股沟,多见于阴囊,但内容物不是肠子而是液体,称为鞘膜积液,俗称“水蛋”。

四、小儿鞘膜积液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鞘膜积液是怎么形成的

  在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腔的后上方,随着胚胎的发育,睾丸逐渐下降并最终到达阴囊。而随着睾丸的下移,腹膜沿腹股沟向阴囊方向突出、形成一个通道,称为鞘状突。为了减少睾丸摩擦,睾丸周围通常会包裹一些液体,而这些液体会随睾丸进入阴囊。

  1、如果鞘状突随孩子发育闭合了,而睾丸周围仍有比较多的液体积聚,形成包块,称为睾丸鞘膜积液。

  2、如果通道未闭合,在孩子哭闹、活动时腹腔内压力增高,其内的液体顺通道到达腹股沟或阴囊,而孩子安静、平卧时,液体又回到腹腔,故而阴囊或腹股沟的包块会有大小变化,称为交通性鞘膜积液。

  3、而如果鞘状突部分闭合,液体积聚在腹股沟或阴囊,但不包裹睾丸,则称为精索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的危害

  1、睾丸周围的鞘膜积液压迫睾丸,影响血液循环和温度调节,严重的可能引起患侧睾丸萎缩,影响生精功能。

  2、鞘膜积液过大,将来会影响夫妻生活。 3、对于继发于结核、睾丸炎等疾病者,很可能降低患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