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佝偻病 佝偻病怎么预防呢
2018-04-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蒋涵雁
一、儿童佝偻病怎么治疗
对于佝偻病这种病,一般主要用来进行预防为主,但是得了这种病后,我建议你采取的第一种治疗方法就是进行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就是通过直接把药物作用于患者的患处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你可以给病人服用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药物。
除了上面的这种治疗方法外,我还建议你多给病人增加一些太阳光照的时间,太阳光照能使人体加快生成维生素D的速率,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给病人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缓解病情。
采取的第二种治疗方法就是进行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治疗理念就是通过中药的作用来调理病人的身体,提高病人的身体的免疫力,虽然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有些长,但是这种方法对身体的调理有很大的好处。
对于此类病人平日应放宽心态,不应该给自己太重的思想包袱,要知道身体的好坏,与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建议患者平时保持好睡眠,作息时间,给身体一个良好的修复环境。
二、浅谈小儿佝偻病早期的症状
1、肋骨外翻实施属于患有了佝偻病的症状之一。就是宝宝的肋骨下缘翘起来。很多宝宝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长习惯的把宝宝的种方法对身体的调理裤子提得很高,裤头的橡皮筋刚好压到肋骨,这样也会造成佝偻病的。
2、佝偻病的症状也可出现夜惊的现象。就是晚上睡觉是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状态下出现的烦躁,就不是缺钙引起的。轻微缺钙或缺钙早期,佝偻病患儿可能不表现惊醒,只是出现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长向我反映了这种情况。
3、其他的骨骼变形的宝宝佝偻病的症状表现有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这些是比较严重的佝偻病才会出现的。
三、佝偻病的预防办法
1、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并要多晒太阳;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2、尽量采用母奶喂养:由于母奶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吸收,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奶。
3、多晒太阳: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4、必要时及时添加维生素D: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多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混合喂养的孩子宜在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家长应仔细计算每天经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予以补充;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须补充的剂量。此外,对营养不良、体质较弱及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防发生佝偻病。
5、佝偻病的治疗:孩子一旦经医生诊断为佝偻病,应由医生根据佝偻病的严重程度,即轻、中、重度决定给予维生素D的剂量。一般,轻度佝偻病的治疗剂量为每天1000-2000单位,中或重度分别为2000-5000单位及5000-10000单位。对于重度佝偻病也可进行突击治疗。应强调的是上述治疗都应有医生的指导。
四、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什么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研究指出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OH-D3的影响很小,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孕期母亲未补充者,新生儿的维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产、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
2、日照不足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没有充足时间的室外活动;或者室外活动时皮肤暴露少;不论是气候、季节、大气云量、纬度、肤色、皮肤暴露都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3、生长速度快
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婴儿恢复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D多,但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纯母乳喂养,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如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罹患危险增加。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可刺激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和25-OH-D3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