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保健贴可以治疗好吗 多动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2018-05-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滕凡之
一、多动症有哪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烦躁不安,故有发育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可引发儿童多动症。因此,滋阴补肾健脑才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药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疗效。
(1)中枢兴奋剂:为首选药。主要用于6岁以上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① *(Methylphenidate),。该药有效率为75-80%。② *,因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已不再推荐使用。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长效、缓释或控释*疗效更持久,更稳定。有替代传统速效*的趋势。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该药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国外已经有3-4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经验,临床实践表明,该药治疗ADHD的疗效与*相当,副作用不明显。目前也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心理治疗
包括行为治疗、学习辅导、家庭治疗和医护配合等方法。多数治疗方法都须要专业人员完成。
二、多动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遗传因素(20%):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生理学因素(25%):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轻微脑损伤(15%):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神经解剖学因素(8%):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10%):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三、多动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多动症虽然是一种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但是有些如果在儿童时期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多动症就会延续到成年。
多动症在不同年不同的患者身上的表现都是有所差异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不同时期多动症的表现特点。
学龄前时期:学龄时期是多动症的发病初期,症状逐渐明显,幼儿园有多动表现,难静坐,难守规则,难集中注意力,上课不听讲,学习困难,随便走动,不服管教,和其他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不肯睡觉,常被老师惩罚。
小学时期:这一时期多动症开始发展成熟度起来,一切症状都显露出来,比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上课不专心听讲,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对刺激的反应过强,激动任性,情绪不稳,有攻击行为,与同伴相处困难,班上的"小丑"。
中学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活动过多可能逐渐减少,仍注意力集中困难,接受教育能力愚钝,缺乏自尊心和动力,办事不可靠,有攻击性、激动性行为,对抚慰反应过强,有过失行为,情绪动摇,说谎,逃学,容易发生事故或少年犯罪。
成年时期:多动症的发病高峰期是6-15岁,只有在初期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才会是病情延续到成年,多动明显减少,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和正常人有所不同。多数人注意容易转移,激动,情感爆发,易与人争执打抖,与同事关系紧张,参与集体活动有困难,酗酒嗜赌,工作不能胜任,缺乏理想和毅力,事业上难有进展。
四、多动症有哪些预防措施
1.老师在教育方法上要避免过度疲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课程,改变教育方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使多动症儿童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对学习产生兴趣。
2.多动症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给予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含维生素高的水果蔬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能暴饮暴食。
3.对多动症儿童的管教,要向普通人一样去正常管教,不要娇惯。管教的方式要耐心的说服教育,不要打骂或者是体罚。不要让患者玩电子*或电脑游戏,禁看一些恐怖的影片或电视节目,避免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而诱发多动症。
4.患者的居住环境除了要注意开窗通风、适宜温度、温度外,还要环境安静,噪音少。
5.由于多动症儿童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进行自控力训练时需要以成人的行为影响孩子。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画画或做作业,父母可在旁边督促他专心致志,防止边干边玩,以便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质量。
6.多动症儿童做事没有头绪,父母每天要帮助孩子安排游戏、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使孩子意识到每天该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