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孕期如何矫正乳头内陷 乳头内陷的原因有哪些呢

2018-05-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怀亦

一、孕期怎么矫正乳头内陷呢

  1、牵拉法:当发现乳头内陷时,应每天早、晚用手指轻轻将内陷的乳头向外牵拉。在牵拉同时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摩乳头,每次做5-10分钟。

  2、挤压法:用较小一点的胸罩或用10厘米宽的布条在相当乳头的位置开一个乳头大小的孔,戴上胸罩或布条后使乳头挤向外面,坚持一段时间,内陷的乳头即可突出。也可在乳头上扣一个核桃壳或瓷的小酒怀,戴上胸罩,压迫一段时间,乳头即可突起。

  3、负压法:可用注射器的针筒或玻璃眼药水瓶的粗端扣在乳头上,细端接上胶皮管再接在大注射器上,用力抽气使瓶内产生负压,从而将乳头周围组织深压,使乳头突起。下瓶后再结合牵拉和按摩。

  4、选择大小合适的胸罩:避免和改正束胸的不良做法,乳罩小而过紧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因为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过紧的乳罩如同在胸部箍一道绳子,使呼吸运动受限,以免使乳头内陷进一步加重。

  乳头如果内陷,孩子会含不住,乳汁也就没法吸出来。妊娠七八个月后每天必须做这样的动作:一只手的手指压紧乳晕两侧,另一只手将乳头轻轻向外提,也可以在乳头两侧和上下轻轻推动,将乳头挤出。

二、乳头内陷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乳头内陷在女性胸部健康上面有着非常大的不良影响,许多女性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还不太了解。世间万物都是因果循环而至,乳头内陷的原因是什么呢?孕期怎么矫正乳头内陷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后天性乳头内陷畸形较为少见,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由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引起。由疾病引起的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的导管、韧带、筋膜等,使受侵的导管、韧带、筋膜收缩所致;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胸部紧束,血液循环不好,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后天性的乳头内陷。

  乳房手术也可引起乳头内陷这种乳头畸形。乳房缩小整形术在应用真皮蒂时,由于张力和瘢痕收缩也可引起乳头内陷。衣着过于紧束。特别是女性在胸部发育期内衣过紧,很容易导致乳头凹陷。乳罩使用不当。乳罩过小、过紧,使用过早,都会引起乳头凹陷。

  乳头凹陷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观察母亲及其母亲一代人中、姥姥有乳头凹陷史者,下一代罹患乳头凹陷的可能比正常人要高。

三、乳头内陷怎么预防才正确

  1、避免束胸。选戴大小合适的胸罩,以免使乳头凹陷进一步加重。在胸罩的中央开一乳头大小的洞,戴上胸罩后使乳头挤向外面,并保持在突出的位置上,也有利于逐步拉出乳头。

  2、注重衣着。贴身内衣应为棉制品,并经常换洗、日光照射。乳头如有发红、裂口的迹象时,内衣应进行蒸煮消毒,少女使用乳罩不可过早也不可过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乳头内陷的发生。

  3、防止挤压。内衣、乳罩适当,不可过紧,对于乳房较大的少女,更应注意乳房的宽松。对于有俯卧习惯的少女,则要及时纠正,防止乳头遭受挤压,以免加重乳头内陷的程度。

  4、呵护乳头。罹患乳头凹陷的产妇分娩后,要特别关照乳头的保健和卫生。乳头有轻度凹陷的人,在适当增加婴儿的吸吮次数时要注意保护乳头,要注意哺乳之后清洗,防止发生感染。如果发生乳头红肿,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乳腺炎的形成。

四、女人乳头内陷存在的危害

  乳头内陷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性征的发育乳房也随之隆起,而随着乳腺的增长,乳房就会有少量的分泌物出现,因为乳头内陷的缘故分泌物及污染物得不到清除,乳头的凹窝处长期得不到洗涤,就会发出臭味,容易引起乳头乳晕发炎,甚至出血、糜烂,形成慢性炎症。

  虽然乳头内陷对结婚生子都无大碍,但对婴儿的哺乳是会受到影响的,因为产妇的乳头内陷,所以是乳头不能外露,母亲无法哺乳,婴儿吸不出乳汁,从而影响婴儿的发育。

  乳头内陷会导致产妇乳汁排出不畅,乳管阻塞,乳汁淤积,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母亲如从不哺乳,还可增加患乳腺雅靓的机会;是乳头下陷有损女性胸部健美,失去应有的曲线。

  正因为乳头凹陷的危害很多,所以如果出现乳头凹陷要及时矫正,乳头内陷矫正是通过彻底松解牵拉凹陷的肌纤维束,周围组织填充于乳头下,以增强乳头的支撑力,使乳头隆出,并重新塑形。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选择。手术均在乳晕范围内进行,手术较小,不会遗留明显的疤痕。

疾病百科| 乳头内陷

挂号科室:乳腺外科

温馨提示:
注重衣着,防止挤压。

女性乳房的乳头如不凸出于乳晕平面,甚至凹入陷于皮面之下,致局部呈火山口状时,称乳头内陷(crater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初产妇 常见症状:乳头陷入乳晕中、婴儿吸允困难[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法牵拉、吸允、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