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症状 小儿腮腺炎的针灸治疗
2016-07-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从安
一、小儿腮腺炎的临床症状表现
1、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后的潜伏期为2—3周,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2—14岁多见。
2、流行性腮腺炎有时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咽炎、全身不适等。1—2天后出现腮腺部位肿胀,初为一侧,75%病人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另一侧腺则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弥散性肿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边缘不清,腺体稍硬而有弹性,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食物时肿胀加剧。腮腺导管口不红,唾液分泌清亮。
3、青春期后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者可并发睾丸炎,多在腮腺肿大5—10天内,体温突然上升,受累睾丸肿大、疼痛、触痛明显,阴囊皮肤明显水肿,鞘膜腔可有积液。肿胀—般2—3天后逐渐消散,7—10天恢复正常。睾丸炎常系单侧。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发生率较高,约为23%,以男性儿童多见,一般症状较轻。也可有颅神经损害,常见听神经受损。
5、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症状一般持续至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感染一次后即获得终身免疫。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后10日有明显传染性,至发病第6周病人唾液仍有传染性。在出现症状后应至少隔离3周。
6、腮腺肿胀是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形状像梨形,边缘不是很清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摸起来感觉比较坚韧而且有弹性,摸的时候患者有疼痛感;说话、吃东西(特别是吃酸的食物)时,由于唾液分泌增多,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1—4天后,另一侧的腮腺也开始肿胀,双侧肿胀的患者约占75%。
7、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肿痛。严重患者的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得患者的容貌都会变形,并且出现吞咽困难。腮腺肿胀一般在l一3天内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最后恢复正常。全程大约为lo—14天。
二、小儿腮腺炎不宜多吃的食物
1.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2.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3.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4.胡椒: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5.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8.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9.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三、小儿腮腺炎的针灸治疗
拔罐:
(一) 取穴:主穴:身柱、阿是穴。
(二) 治法:共有二种拔罐法,宜任选一种。
一为刺络拔罐之法,先令患儿取正坐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阿是穴,深约0.8~1寸,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半分钟后即取针,用消毒棉球轻压不使流血。接着嘱患儿伏卧,在身柱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点刺,一点即出,随之以双拇指挤压针孔,出血一滴。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口径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盖,倒置于穴上,上放一个浸有95%酒精的半干棉球,点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留罐7~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隔日治疗一次,不计疗程。
另一为水罐法:令患儿正坐。在小型抽吸罐内装上半瓶左右温水,口朝上,倒扣于阿是穴。接紧罐具,嘱患儿缓慢仰卧,使罐具恢复口朝下的位置、然后将装上4或5号针头的注射器,插入罐内,抽去空气,使罐具吸附穴区,令温水充分接触皮肤。如患儿局部肿胀面积较大,可同时吸拔2~3个。留罐约15分钟左右。取罐时,以注射器将空气推入罐内,罐口朝上取下。每日吸拔1~2次,不计疗程。
针灸穴位耳针:
(一) 取穴:主穴:屏尖、面颊。配穴: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
(二) 治法: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显可酌加1~2个配穴。屏尖穴针法,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挟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缘,右手持30号1寸长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内侧皮肤为度,捻转得气后急速出针。余穴采用捻入法进针,留针60~120分钟,每30分钟运针1次,反复运针2次后起针。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刺血:
(一) 取穴:主穴:少商、关冲、少泽。配穴: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 治法: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合谷、关元以28~30号毫针刺,得气后施泻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轻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对5日以上腮部肿胀不消者,外敷锡类散膏,淋巴结肿大者外贴紫金锭膏,具体方法为:将锡类散或紫金锭0.1~0.2克,倒在3~5厘米见方的胶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匀涂于胶布中央,贴于患处,隔日1次。
四、小儿腮腺炎的食疗偏方
1.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成糊状,每日1次敷至肿消。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冰片粉加冷米汤半匙调匀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4.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调敷,每日2次,共2~4日。
5.鲜鱼腥草连根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共2~4日。
6.鲜仙人掌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7.鲜蓍草30~60g,分2~3次捣烂取汁加冷开水口服,渣加少许盐敷患处。
8.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9.鲜天花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共2~5日。
10.黄柏粉与生石膏以3:7比例混匀后,用醋或酒调敷,每日1次,共2~3日。
11.以醋将纱布浸湿,敷患处,30分钟至1小时,每日2次,共2~3日。
12.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13.榆、桃、柳、桑、槐于春天发芽时采枝混合煎煮两次,把两次煎汁一起浓缩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4.赤小豆50~70粒捣成粉,以温水或鸡蛋清或蜂蜜调糊,摊布上贴敷患处,每日1~2次,共2~4日。
15.*50g,雄黄45g,冰片3~5g研成细末密封存用,取3~5g以75%酒精调敷患处,每日2~3次,共1~3日。
16.以金不摸根块捣烂外敷,及注射液(每m1含8g生药)每天1次肌注至消肿,认为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