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前兆_预防心脏病的方法都有哪些
2016-08-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沈以蕊
一、心脏病发病前会出现哪些前兆
1、左胸部出现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2、熟睡或做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3、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出现呼吸困难的感觉。
4、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5、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
6、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7、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8、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9、感冒后仅仅从事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得气急。
10、突然出现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二、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
1、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从而预防心脏病。
2、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这样才能够预防心脏病。
3、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4、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5、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6、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三、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脂质过多,在血管中就会出现脂质沉淀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从而导致发生心脏病。
2、人们过了四十岁以后,血管的弹性就大大的不如从前了,心脏能力也开始降低,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心脏病,大家一定要预防好。
3、在心脏病常见的原因中,高血压病也是一种,高血压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会增加心脏的病变,患者要尽量的避免高血压疾病,一旦发现要马上进行治疗,以尽快治愈。
4、肥胖会导致患者血管狭窄,心脏动脉硬化,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所以该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体重,保证身体的健美。
5、暴饮暴食或引发心脏病。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诱发心梗、脑梗。
四、心脏病患者吃什么比较好
1、多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
2、多补充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如维生素C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胆固醇。所以心脏病人的饮食食谱中应多摄取维生素。
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维生素PP(即尼克酸、烟酸) 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肉类、谷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维生素PP;油脂、豆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
3、多补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脏病人的饮食同样离不开微量元素。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脏的守护神。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还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