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儿童遗尿症是怎么回事 引起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2016-08-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伍含卉

一、引起儿童遗尿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23%):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心理因素(15%):

  家庭发生变故,长期遭受父母打骂,黑夜恐惧受惊,精神紧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睡眠过深(15%)

  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膀胱功能成熟延迟(10%):

  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和膀胱B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人少30%~50%。

  儿童性格特征(5%):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排尿习惯训练不良(10%):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遗尿与睡眠的关系(5%):

  遗尿症患儿与睡眠:经过对此类患儿做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二、儿童遗尿症的鉴别诊断

  1、继发性遗尿症:继发性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炎或身体其他器官疾病,手术后,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影响到神经系统或患儿全身虚弱致功能失调,也可以出现暂时性遗尿。一旦原发病好转,全身情况改善,遗尿也会消失。

  2、心理因素导致的遗尿症:如惊吓、威胁、严厉批评惩罚或长期的紧张不安或突然的不幸事件而导致排尿习惯发生变化。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对继发性遗尿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改善患儿的全身状况,继发遗尿很快便能治愈。

三、儿童遗尿症的偏方治疗

  1.丁桂暖脐帖敷于肚脐神阙上,每夜一贴,使用方便,药店有售,容易购买,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物美的敷脐药兜。

  2.麻黄3~10克,水煎服,曾有报导,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

  3.补骨脂10克粉碎后炒鸡蛋,连吃10天,中药补骨脂补肾温脾,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尿频、遗尿,药物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细胞减少及中毒性肝炎。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时,于活动前3日停止内服。治疗时间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萝卜等。

  4.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

  5.用山芋做果冻可暖身:

  山芋对体质虚弱造成的夜间尿床极有效果。可把山芋加入汤、粥中,或与鱼浆混合炸给孩子吃。或者用山芋做果冻,里面再加些银杏也可以。

  6.炒银杏是夜尿症的特效药:

  炒过的银杏可以抑止排尿,是古来治疗夜尿症的特效药。但是,银杏如果生吃或吃太多会引起痉挛等等中毒现象。所以一定要在炒锅中炒熟食用,每天不能吃超过5粒。

  7.白萝卜的叶子煎汁可以增强体力:

  白萝卜整棵叶子常被用来治疗夜尿症。在春天到来天之间可以采下它的叶子切碎阴干贮存起来。每天的量约在3--10克,用180--270克的水煎至剩一半,每天饭前让孩子饮用。经常饮用有增强体力之功效。

四、儿童遗尿症的保健措施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争取晚上少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