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怎么治疗 怎样发现孩子有蛔虫_蛔虫病的发病机制
2016-08-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凡蕾
一、蛔虫病怎么治疗
1、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治疗蛔虫病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 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2、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治疗蛔虫病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 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蛔虫病方可治愈。
3、左旋咪唑:左旋咪唑可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脱氢酶活性,导致肌肉能量产生减少,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剂量为150~200mg,儿童为2.5mg/kg 体重,顿服。服本药后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蛔虫病患者故应慎用。
二、怎样发现孩子有蛔虫
孩子一旦染上蛔虫,虫体虽然不大,但都寄生在肚子里,很难被家长发现。但如果掌握上述特征以及以下四点具体方法,即可及时发现孩子这方面的病痛。
一看 看孩子是否贫血,脸色常显得苍白的孩子可能有贫血,因而使脸色变得苍白,特别是口唇、眼睑等处更为明显。有的甚至面部浮肿,头发稀少、干燥、没有光泽,并伴有精神不振等症状。
二察 患病的孩子常常厌食,消化不良、消瘦,严重时会影响发育和智力,有时睡觉时常磨牙(有的地方叫做锉牙)、惊恐、易醒,对此应细心观察。
三问 问孩子是否肚子痛?哪个部位痛?用手按摸,看有无肠型疙瘩。因蛔虫可产生毒素,导致肠痉挛,引起腹痛,痛的部位多在脐周围。
四查 检查面部有无虫斑,舌头有无杨梅样肿物,特别是下唇内侧粘膜有无粟粒样五疹。
三、蛔虫病的发病机制
幼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对肠,肝,肺,微血管及淋巴组织可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抗原抗体反应,代谢产物或幼虫死亡均可产生炎症反应,幼虫大量移行于肺,可损伤肺微血管引起出血,水肿,肺泡及细支气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感染者肺部病变可融合成斑片状,支气管黏膜炎性渗出与分泌物增多,也可发生支气管痉挛,细支气管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可见幼虫。
虫卵的致病作用
遗留在肝脏,胆管,胰腺及肠系膜等各种肠外脏器组织中的蛔虫卵,可先引起局部炎症病变,嗜酸性脓肿,其后形成蛔虫卵性肉芽肿,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构成,其周围有纤维包裹,病理类型可分为异物巨细胞性肉芽肿和假结核性肉芽肿,以假结核性肉芽肿为多见,遗留于胆囊,胆管内的蛔虫卵也可成为胆道结石的核心。
成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以空肠与回肠上段为主,蛔虫可产生溶血素,过敏素,内分泌毒素,神经毒素等多种毒素,加上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虫体分泌消化物质的附着及损伤肠黏膜等,引起局部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或轻度炎症反应,临床可出现间歇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
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同时也分泌消化酶以消化和溶解肠黏膜为食物;蛔虫代谢产物可刺激,损伤局部肠黏膜,或引起痉挛性收缩和平滑肌缺血,因此,大量寄生蛔虫者可引起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特别是可影响儿童对蛋白质,糖类,脂肪及维生素的吸收,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发育障碍。
在小肠内如有大量蛔虫,可相互缠结成团而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便等,梗阻部位以回肠末端或回盲部最常见,少数严重者可并发肠坏死,肠套叠,肠扭转等。
四、治疗蛔虫病的食疗方法
1、丝瓜仁将适量黑生丝瓜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1次。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2、菜椒散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可健脾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3、桃叶汁饮鲜桃叶60片。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4、胡椒绿豆散胡椒、绿豆各4大粒,同研成细末,酒调服。可安蛔止痛。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5、香榧子香榧150克。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
6、梅椒煎花椒10克,乌梅15克。水煎,每日1剂两煎,分次服。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胁部疼痛较剧,恶心呕吐,辗转不安。
7、芝麻葱梅煎芝麻秸250克,葱白50克,乌梅30克。三味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两煎,连用3天。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时常作痛,鼻孔作痒,睡中劫持,饮食不佳,面黄肌瘦,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