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感觉到烧心怎么办 引起烧心的原因有哪些

2016-08-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罗从灵

一、烧心的易混淆症状

  1、脾痹:

  以胸闷短气或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常于劳累后发作,多无胸骨:后烧灼感及吞咽困难。心电图示ST-T呈缺血性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

  2、食管癌、食管痹:

  以噎膈为主症,食管镜检及X线吞钡检查可作鉴别。

  3、胃溃疡:

  疼痛多位于胃脘部,常呈慢性、节律性、季节性与周期性发作,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溃疡病变。

  4、心绞痛:

  食管炎的肌性疼痛与心绞痛可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均可用硝酸甘油等缓解,鉴别很困难。心源性疼痛常横向胸部放射,而食管性疼痛垂直放射。两种类型的疼痛均能被运动突然引起,但改变体位用力时可发生反流,而持续不用力的运动可造成心绞痛。

  5、癔症球:

  是指病人主诉喉部有异物感,不能起始吞咽,有堵塞感,临床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认为是胃部高位反流造成食管上部刺激所致。有时为少数病人的仅有的症状而导致误诊。

二、烧心的发病机制

  1、中医:

  (1)脾胃湿热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凡水谷无不先入胃,若受寒受热,蕴于中焦,或其人饮酒过度则化热生湿,湿热既久,伤及脾胃,则中宫如同火灼样烧灼感。

  (2)阴虚内热凡人脾胃病郁久,或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郁伤阴,阴虚内热,五内煎熬,阴液不足,则心中如同火灼样感。

  (3)热物所伤过食热物,饮酒过度,或食物过快,伤及食管及胃,亦可导致物理性损伤,而致进食时即有火灼样、刺破样感觉。此病程一般较短,经过饮食及药物治疗,很快即可恢复。

  2、西医:

  现代医学认为,烧心感为胸骨后的烧灼痛,产生于胸脘部,可放射至颈、咽喉甚至面部,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酸化所致。慢性消化性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睡前进食、常饮浓茶,也容易出现烧心、吐酸。

三、烧心怎么治疗好

  1、脾胃湿热:

  主证:脘中火灼样烧心感,胃脘痞闷不舒,口干起黏,或吞酸嗳腐,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

  方剂:越鞠左金丸化裁。

  2、阴虚内热:

  主证:脘中如同火灼样烧灼感,口干唇红,五心烦热,手足心热,知饥不食,或嘈杂似饥,舌质红,苔干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酸甘敛阴。

  方剂:芍药甘草汤加味。

  3、热物所伤:

  主证:有明显的饮食灼伤史,自觉吃过某种热物质后即觉食管及胃脘部有烧灼样烫热感,因而惧怕饮食,特别是热的食品,服后加重,苔或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清咽利膈。

  方剂:银花甘草汤加味。

四、烧心吃哪些食物好

  1、芦荟:

  芦荟中含有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具有消炎、镇静的效果,是常见治疗烧伤、轻微割伤的涂抹物。其实芦荟也对缓解消化不良十分有效,有助减缓消化道壁发炎症状。

  2、燕麦:

  富含结构复杂碳水化合物的燕麦,能“抚慰”胃部,并提供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成分,有助缓解烧心症状。

  3、豆类:

  豆类可缓解烧心。经常吃豆类等高纤维食物的人发生烧心等症状的几率减少20%。这是因为膳食纤维,有助于食物更快地从胃部移至肠道,从而防止烧心,减轻胃部不适。

  4、黄芥:

  少量黄芥末有利于恢复胃酸平衡,因为黄芥末属硷性食物,可中和胃酸,只需要1茶匙黄芥末,即可缓解烧心。

  5、豆腐:

  肉类脂肪含量高、消化时间长,是导致烧心的罪魁祸首之一。与之相反,低脂肪、高蛋白的豆腐有助改善烧心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