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呼吸衰竭有哪些类型 如何治疗呼吸衰竭

2016-08-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寒凡

一、呼吸衰竭有哪些类型

  1.分类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①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②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

  急性呼衰是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2.症状

  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3.查体发现

  可有口唇和甲床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二、呼吸衰竭发病原因

  1.呼吸道病变

  支气管炎症、支气管痉挛、异物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动脉样分流,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3.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

  4.胸廓病变

  如胸廓外伤、手术创伤、气胸和胸腔积液等,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导致通气减少吸入气体不匀影响换气功能。

  5.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和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

三、呼吸衰竭的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一般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可是这样并不能让患者尽快的好起来,这时候大家可以尝试中医,中医重在调理,治疗加调理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患者康复的几率更大一些,痛苦也会更小一些,而且中医花销也少一些。

四、呼吸衰竭预防

  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锻炼

  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换气功能的问题,以致不能进行气体耳朵正常的交换,导致缺氧耳朵现象,导致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病来的。所以这个要求我们的生活上要很注意,从而可以减轻这个病的发生率,所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注意问题。

  首先我们要尽量的减少能量消耗,而且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能吃胀气的食物,因为这样会导致我们的消化不良,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加大。还有要多注意营养要补充充足,提高糖、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也可以选择静脉滴注氨基鼓、血浆、白蛋白等这些营养。

  建议可以选择每天都要做1到2个小时的呼吸体操,这样就可以达到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的效果,适当的运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