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小儿病毒性疱疹症状 如何治疗小儿病毒性疱疹

2016-08-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寒凡

一、小儿病毒性疱疹症状

  1、单纯性疱疹

  单纯性疱疹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单纯疱疹中医称为“热疮”,好发于皮肤疹:与粘膜交界处,特别以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部多见,特点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的小水疱,多为一簇;疱液先透明后混浊,擦破后糜烂、出滋水、结痂,也可继发感染。病程1-2周左右,愈后还可在原处复发。

  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因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先有1-5天的局部皮肤刺痛,而后在面部或胸背部腰腹部出现多簇群集性的小水疱,其分布仅限于身体一侧,排列成带状,疼痛往往剧烈。

  一周后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然后脱痂而愈,一般需2-3周时间。老年人可后遗神经痛。愈后可有永久的免疫力,故不再复发。

二、小儿病毒性疱疹治疗

  1、抗病毒、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2、阿昔洛韦口服200B,每日5次,或万乃洛韦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5-10天。阿昔洛韦静脉滴注2.5—7.5rog/kg,每日3次。

  3、中药,板兰根注射液4ml肌注,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大青叶50g煎服,连服5-7日。龙胆泻肝丸6g每日2次口服。

  4、局部可选用2%龙胆紫液、阿昔洛韦软膏,5%硫磺炉甘石水粉剂,或0.5%新霉素软膏外搽后加扑粉,每日2次。

  5、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泼尼松每日30—60rag口服,有助于减轻和预防后遗神经痛。

  6、音频电疗、紫外线照射有一定疗效。

  单纯疱疹的饮食治疗方法

  1、鱼腥草、生山楂各15克,水煎饮。

  2、绿豆衣、金银花泡水代茶饮。

  3、绿豆30克,芦根50克,水煎饮。

  4、多饮绿豆汤或赤小豆汤。

  5、中药(紫草12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生苡仁30克),煎水口服,每周2次,以防复发。

  6、马齿苋30克,煎水待凉,用纱布叠5~6层,浸透作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

三、病毒性疱疹怎么办

  1、应注意远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

  2、如果感染发生在分娩前可考虑做剖宫产,防止引起传染给新生儿感染。

  3、对易沾染病毒的生活用品应加强消毒,洗晒。多休息,赐与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4、如果女性患上的时候生殖器疱疹,并且处于怀孕期的话,则最好进行剖腹产分娩。

  5、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6、患者不必过分紧张,规律生活,加强锻炼,经治疗后,随身体免疫能力的增强,复发次数会逐渐减少或不再复发。

  7、预防生殖器疱疹,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提倡淋浴,不使用盆塘,洗浴后不直接坐在公共浴池的座椅上;在公共厕所尽量使用蹲式马桶。上厕所前一定洗手。

  8、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状,有可能感染了水痘。水痘起病较急,会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等,孩子患了水痘要进行隔离,皮肤瘙痒时,家长可涂些止痒药水,防止被孩子抓破感染。

  9、风疹病毒被吸入人体后,会经过2-3周的潜伏期,随即便出现全身不适,继而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孩子患了风疹也要隔离,尤其不要与孕妇接触,否则,风疹病毒的侵入极易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死亡。

  10、感染了疱疹病毒的孩子也会有发热、起皮疹等症状,且病毒会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传染性非常强。如果成年人患了麻疹往往病情会更重,所以无论大人孩子,一旦怀疑患了麻疹要立即就医。

  11、一旦孩子患了上述病毒性疱疹,都要及时就医治疗。另外,家长的精心护理也很重要,要给患儿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过集体生活的儿童应回家静养,一般休息1-2周为宜,防止交叉传染或再次感染其他疾病而加重病情。

四、病毒性疱疹吃什么好

  病毒性疱疹在饮食方面宜清淡,易于消化,避免辛辣刺激、煎炒油炸以及海鲜类食品。如:牛羊猪肉、鱼肉、葱姜蒜、香菜、香蕉等。

  平时也要注意保待局部清洁,避免抓挠或磨破局部,防止继发感染,结合临床正规、足疗程治疗就是可以治愈的。

  病毒性疱疹在饮食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2、慎食酸涩收敛之品

  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

  3、忌食辛辣温热食物

  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

  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