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脚出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出汗是什么病

2016-08-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脚出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气炎热和大运动量时的出汗多属生理现象。

  病理原因包括

  自汗

  自汗就是说没有其他因素引发的但是经常出汗的情况,而这和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汗大都和肺气虚弱、津液外泄等身体虚弱的状况有关,也和神疲、乏力、畏寒等症状有关。因此这一现象常出现了身体不好的孩子或者病人身上。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脚出汗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还和精神状态有着关系。如果你经常情绪不良、思虑过度、精神紧张的话,那么就必然会出现经常出汗的状况。另外,过于肥胖或者体质过于虚弱的人,也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状况,并且常常伴有浓重的汗味。

二、脚出汗是什么病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一为头汗过多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

  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三、脚出汗要怎么办

  要根治手脚汗,先要找清病因,先判断是否为病理性多汗。病理性多汗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患结核病、佝偻病、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及精神障碍等系统性疾病患者会发生继发性手汗症。不过,病理性多汗除了出汗多之外,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排除病理性疾病,目前根治手脚汗最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本草中药调理以及手术治疗,其他方法如电离疗法、止汗露等只能暂时抑制多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手脚汗。

  目前的手术方法已经改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治疗,尽管见效快但患者术后往往出现代偿性多汗后遗症,所以在迫不得已情况,优先考虑本草调理更为妥帖。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脏腑功能失调都有一定关系,一般表现为先天不足(表现为从小手脚多汗)或后天失养(之前没有汗,近年才有汗)导致,患者没有疾病基础,对于这样情况,平时注意要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

  中医对于脾胃湿热的汗症,可以选用三仁汤,参茯白术散,建议多食山药、薏米、白术等。从中医角度讲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虽没有表现出影响健康方面的病症,但也不应忽视。

  一、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等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二、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以下虚、实两种类型。

  1.脾胃虚弱者

  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占到70%~80%。

  对于脾胃虚弱者,建议平时可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另外还要加强锻炼,中医认为运动能补阳气,改变体虚。

  2.脾胃实症者

  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建议少饮酒,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

  三、还有一种就是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在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于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手部不流汗的目的。

  尽管手术治疗手汗确实效果显著,手汗停止后,往往都会发代偿性出汗。代偿性出汗是指手术后上半身(乳头以上)的汗几乎停止,而下半身却常常湿答答。

  除了特别冷的天气外,代偿性出汗持续存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相反有可能更多。这是手术后最不能忍受的后遗症之一。

四、治疗脚出汗的小偏方

  一、艾叶盐水浴

  艾叶20g,粗盐10g,苦参5g.

  1.将艾叶洗净后用凉水泡半小时,将其撕成碎片放在锅中.

  2.苦参洗净,切成小片后倒进锅内一起煮沸,沸腾后继续熬10分钟,并在关火前加入粗盐.

  3.兑入少量凉水,将水温降至50℃左右,或是等待水凉至此温度再开始泡脚,20分钟左右.

  4.取少量食盐,并蘸取水,待盐逐渐化湿后涂于脚部,慢慢按摩脚部,尤其是脚底的皮肤,注意不要大范围地摩擦.

  5.最后用水洗净即可.坚持1周,可以明显看到改善.

  二、*盐水浴

  *10g,粗盐10g,甘油适量.

  将*融进烧好的洗脚水中,再放入等量的粗盐搅拌均匀即可.

  1.兑入少量凉水,将水温降至50℃左右,或是等待水凉至此温度再开始泡脚,泡10分钟.

  2.换水将脚洗净,擦干.

  3.然后在双脚上涂一层甘油或是护脚霜即可.

  因为*会伤及皮肤,所以加入了甘油这种保温的护肤品.这种方法见效快,可以应付一些突发事件!

  注意:*来解决脚部出汗的问题,但由于*对皮肤伤害较大,不适合经常使用,也不适合皮肤较为干燥的女性.

  三、鲫鱼山药羹

  鲫鱼1条,山药100g,枸杞子15颗,葱、姜少许,香菜、料酒、食盐各适量.

  1.将鲫鱼洗净,刮去磷、除腮,开膛摘去内脏,并用清水冲1次.

  2.山药洗净,将皮刮去,切成方块备用.

  3.把收拾干净的鲫鱼放入冷水中炖制,并加入枸杞子,少许葱、姜,滴入料酒,最后加入1勺盐.

  4.待水开后,直接倒入切好的山药,再炖10分钟便可放入一些香菜,关火.

  先喝鲫鱼汤后再食鱼肉,最后吃掉山药.此方有助于女性恢复身体,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