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怎么治疗 引起湿疹的原因是什么
2016-09-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夔芷蕾
一、婴儿湿疹怎么治疗效果好
1、总体治疗原则
用什么样药物剂型治疗湿疹依据湿疹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不可用油膏;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
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小块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
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
如果宝宝患上的湿疹并不是很严重的话,则只需要进行局部用药就好了,但是要记住,不能滥用药物,以免给宝宝带来感染或者皮肤的损害。
2、冷湿敷
(1)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2)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
(3)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
(4)当湿疹开始消退或者是渗液减少的时候,则可以停止使用湿敷,并且改用糊剂进行治疗。
(5)冷湿敷时请注意,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脱水。
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室温低时应将药液加温后再湿敷。
如有感染者,用后的纱布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湿敷液应新鲜配制,防止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
二、引起湿疹的原因是什么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内在刺激(如消化不良、某些食物过敏、肠寄生虫、服用某些药物等)或外来刺激因素(如寒冷、毛织品、肥皂、花粉、昆虫等)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多种刺激因素的机会很多,但是否发生湿疹,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机体敏感性高者易发生湿疹,而过敏质又与遗传及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湿疹的发生多因体质关系,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或素患他病(如肾炎、肝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等)日久耗伤阴血,在此基础上或过食荤腥及发物;或因接触刺激物如动物、植物、化学原料等过敏物质);或外感风湿热邪而诱发。
湿疹患者的饮食禁忌
患病后,应忌辣椒、毛笋、虾、蟹、糯米、茄子、肉、葱、蒜、胡椒、蘑菇、韭菜、蚕豆、咖喱、咖啡、烟、酒、可可、海腥等;少吃荤菜。
三、湿疹的饮食疗法是什么
1、核桃仁适量,捣碎,炒至焦黑出油,研成粉状,冷却后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2、将新鲜苦瓜叶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约2~3次。
3、嫩苦瓜适量,洗净,连皮、瓤一起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痱子。
4、绿豆、海带各50克,加水煎汤,代茶频饮。
5、紫荆叶适量,阴干,研末,麻油拌匀,涂擦患处。
6、紫甘蔗皮适量,烧成炭,研末,搽患处或用麻油调敷。适用于湿疹,口腔炎,疖痈。
7、用黄鳝血涂患处,可治湿疹顽癣。
8、每日用芒果皮煎水外洗患处,可以治疗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9、新鲜橄榄适量,加水煎汁,湿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10、新鲜卷心菜适量,洗净,捣汁,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11、鲜马齿菜洗净,捣烂,煎水涂擦患处,每日3~5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湿疹患者的营养食谱
1、红豆薏米粥
用料:红豆15克,薏米30克,玉米须15克(布包)。
制作:红豆、薏米和玉米须共煮熟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种湿疹,如耳部湿疹、阴囊湿疹、肘窝湿疹等。
2、桑椹百合饮
用料: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枣10枚,青果9克。
制作:将诸味共煮汤饮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功效:能养血怯风,适用于各种湿疹。
四、湿疹的几种分类以及症状
1、急性期
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疱破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覆以黄白色浆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渐向四周蔓延,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也称卫星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间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门周围等处可以受累并合并擦烂。如护理不当常有继发感染可泛发全身。此期病儿夜不能眠、烦躁不安,合并感染者可有低热。
2、亚急性期
急性湿疹的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肤以小丘疹为主,时有白色鳞屑或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此时痒感稍见轻,可持续时间很长。可由急性期演变或治疗不当而来。
3、慢性期
这个类型的湿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而且多出现在大于1岁以上的宝宝。而宝宝除了会表现出反复发作之外,皮肤还会变粗稍厚的情况,而且还会带有瘙痒症状。
4、脂溢型
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搽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5、渗出型
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