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儿童的牙齿健康 家长们要重视起来
2016-09-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书芹
一、5种行为损害儿童的牙齿健康
儿童从6岁开始换牙,在其后的6~7年时间是乳牙恒牙混合牙列阶段, 直到15岁左右,这一时期称为替牙期。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儿童颌骨和牙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 ,是口颌及颅面形态的主要形成和功能完善期;也是龋病 、牙龈炎患病的高峰时期,而且此期是儿童大脑发育和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颜面形象的美与丑常常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及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做好儿童口腔的健康保健工作不容忽视。下面,来看看会损害儿童牙齿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1、舔牙吐舌:多发生在孩子的换牙期,孩子常用舌头舔松动的乳牙或新长出的恒牙,从而形成吐舌头或伸舌头的坏习惯。如果不停地用舌尖舔上下前牙,会导致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同时还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及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可导致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向前突的反合。
2、偏侧咀嚼:孩子在乳牙发展的后期,由于乳牙脱落,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
偏侧咀嚼会使牙弓向咀嚼侧旋转,废用侧发育不良,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而且由于不常咀嚼的一侧没有了食物摩擦和冲刷,不能自我清洁,更容易堆积牙垢,很容易出现龋齿、牙龈红肿等牙周疾病。
3、口呼吸:正常的呼吸应用鼻子进行,但如果孩子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就会形成口呼吸的习惯。长期进行口呼吸,孩子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外观表现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4、不良睡眠习惯:有的宝宝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或是喜欢经常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5、睡前吃糖:晚上睡觉时,很少喝水,人体各个器官大多也休息了,唾液分泌减少,睡前吃糖,糖分在细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腐蚀牙齿形成蛀洞,从而发生龋齿。
二、保护儿童牙齿健康的妙招与饮食
(一)如何保护儿童的牙齿健康?
1、加强乳牙、恒牙龋齿的防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特别重要。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 乳牙早晚要替换,何必去治它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对即将替换的乳牙可以这样对待,但对不到替牙期的乳牙,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乳牙缺失对儿童的消化系统、正确发音都有重要影响,应及时治疗。应用窝沟封闭剂防龋。
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选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期预防牙颌畸形的发生。及时对已发生的畸形进行早期治疗,阻断其发展,或通过早期控制,引导牙颌面良性发育,从而保障儿童口颌、颅面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3、合理饮食。少吃含糖的零食和易粘贴牙齿的精细糕点。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1次,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正确对待有病乳牙,决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应在牙医的指导下,给予恰当处理 。
(二)保护儿童的牙齿吃什么好?
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物质的摄入有着密切关系。家长应安排孩子多吃一些有益于健齿的食物。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牙龈组织的健康需要维生素A、C、D的扶持。维生素A、D多来源于乳类及动物肝脏,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新绿水果中。如果摄入矿物质过少或维生素A、D不足,均会造成牙齿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
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还有按摩牙龈和清洁牙齿的作用。所以儿童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的需要和辅助、增加牙齿的坚固。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有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来源极其丰富。动物性蛋白质类如乳类、鱼类、肉类;植物类蛋白质如谷类、豆类、干果类等。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牙齿形态异常、牙周组织变性、牙齿萌出延迟,同时使机体对龋病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3、富含矿物质的食物。牙齿、牙槽骨、颌骨都是硬化组织,主要成分是钙和磷。足够的钙、磷是形成牙齿的基础。钙的最佳来源是乳类及乳制品。粗粮、黄豆、海带、黑木耳等食物,含有较多的磷、铁、锌、氟,有助于牙齿钙化。
三、小孩什么时候开始刷牙最合适
越来越多的宝宝出现龋齿、牙疼的问题,对宝宝刷牙的关注也日益提上日程,宝宝多大刷牙合适呢?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出生就要刷牙,可是一些老人确认为,太早刷牙会伤害牙床,而且宝宝以后会换牙,乳牙坏了也没事儿,不用过早刷牙。那么究竟应该多大开始宝宝刷牙呢?
1、宝宝多大开始刷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里是没有牙齿的,但是20颗乳牙的牙冠已经部分钙化,到6个月时,乳牙开始萌出,为预防牙病,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给宝宝漱口了。也就是说,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就要给宝宝“刷牙”。一般来说,宝宝从6个月开始长乳牙,2岁半时出齐。
Tips:2岁内宝宝牙齿总数﹦月龄―(4~6),如果12个月还没出牙则说明宝宝可能是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或是佝偻病等。
2、如何给宝宝刷牙?
准备几块纱布,以4cm×4cm为宜,在准备一杯温开水。妈妈一手抱着宝宝,一手食指裹着纱布,蘸着温开水给宝宝做口腔清洁。轻轻擦拭宝宝的舌头、牙床和口腔黏膜。对于已经长牙的宝宝,用湿纱布横向擦拭乳牙。这种清洁口腔的方法要一直持续到宝宝2岁至2岁半。
从2岁至2岁半开始,父母就应开始手把手的教宝宝用牙刷自己刷牙,早晚各一次,同时还需注意正确的刷牙方式: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磨牙(大牙)的磨切面也要仔细刷。
到3岁后,父母可以在旁边指导宝宝刷牙就可以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牙膏最好选择儿童专用牙膏。因为,宝宝漱口的能力弱,很容易将牙膏吞入,长时间使用成人牙膏,一出现氟中毒。
3、萌牙时的注意事项:
1)每个宝宝长乳牙的时间都不一样,通常4-10个月,但是,如果推迟至12个月,这说明可能是呆小症或佝偻病,轻者营养不良,重者呆傻。
2)宝宝出牙时大多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出,但是有个别宝宝可能出现流口水、烦躁、咬物、擦牙床、摇头晃脑等不适感。一般不用做任何处理。给宝宝充足的钙和适量的维生素D或多晒晒太阳就可以。
3)有的宝宝会出现咬乳头或咬物,吸吮手指等,只是因为宝宝牙床痒痒,但是,需注意宝宝要的物品的卫生,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尽量不让宝宝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时间一长,可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度不够,如出现“暴牙,地包天”。
四、预防儿童牙病的6个小常识
(一)预防儿童牙病的方法:
1、培养儿童从小刷牙的习惯。修复儿童应该从6个月开始就由父母给刷牙,三岁以后当儿童行为有了自主能力复修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刷牙了。(在美国三岁的孩子已经去医院做洁牙了。)复修培养孩子吃完任何食物后几刷牙或漱口,养成良好习惯。
2、培养儿童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修复我们国人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所以从孩童开始就修复培养孩子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如使用牙齿磕坚果、螃蟹腿等)。
3、培养儿童不惧怕牙医。修复每年带孩子去看一至两次牙医,做一下常规检查。小洞早补,使孩子不惧怕牙医。
4、换牙时期常去牙科医院。修复孩子在换牙时期,经常会发生恒牙萌出而乳牙未退,家长需要带孩子来看牙医,由医生决定是否乳牙拔除。修复有时乳牙不拔除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出,或至使新萌出的恒牙发生倾斜。
5、恒牙萌出后需做窩沟封闭。修复孩子新萌出后恒牙的颌面窝沟比较深,容易发生龋齿,所以需要将窝沟用流体树脂填充并固化,这就叫窝沟修复封闭。这是一种预防龋齿的最佳方法。当孩子没换出一颗后恒牙时就要来及时做窝沟封闭。
6、预防儿童牙病外伤的方法。修复牙齿损伤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伤害,尤其是青少年正值恒牙萌出,不可因 一时疏忽而造成终生遗憾。所以孩子们做运动时应配戴“运动护齿器”,修复运动护齿器在欧美已非常流行。
(二)预防儿童龋齿的措施:
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其基本原则是针对发病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中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应注意宣传使家长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注意儿童三餐的质得。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主要是通过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