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小儿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脑肿瘤有哪些发病特点

2016-09-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秋双

一、小儿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呈现一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加重临床过程,可将其临床表现归类为颅类为颅内高压和肿瘤局灶症状两类:

  颅内高压症状

  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婴儿不会述头痛,主要表现前囟饱满、颅缝开裂、头围增大和头颅破壶音。头痛最初为间断性、以后可转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全脑或额、枕部分布。头痛与呕吐常于清晨更严重,呕吐以后可有头痛的短暂减轻。颅压增高还可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出现视力减退。

  患儿常同时有血压增高、缓脉、多动、易激惹和精神不振等表现若有瞳孔不等大或明显意识障碍时,应考虑天幕裂孔疝。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和颈项强直,要考虑并发枕骨大孔疝。

  肿瘤引起的局灶症状和体征

  头部解剖(1)肢体瘫痪:大脑半球肿瘤可引起偏瘫伴锥体束征阳性,脑干肿瘤引起交叉瘫,即病变同侧颅神经核性或核下性瘫痪,以及对侧肢体核上性麻痹。

  (2)癫痫发作:见于大脑半球肿瘤,呈局灶性或全部性发作。

  (3)共济失调:步态蹒跚、常伴有眼球震颤,多见于小脑肿瘤。

  (4)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颅按管瘤等蝶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可惜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失。

  (5)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蝶鞍区或第Ⅲ脑室前角处肿瘤可引起生长发育落后、性早熟、尿并症或肥胖等症状。

二、小儿脑肿瘤有哪些发病特点

  (1)恶性较成人多见:成人脑膜瘤多为良性,肉瘤样变少见,而儿童颅内脑膜瘤恶性较成人多见。

  头颅解剖(2)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成人脑膜瘤好发于大脑突面或矢状窦旁,而在儿童期肿瘤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

  (3)合并有神经纤维瘤:患儿多合并有神经纤维瘤病(约占20%)。

  (4)内皮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型多见:成人脑膜瘤以纤维型和沙砾型多见,而儿童则以内皮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型多见。

  (5)肿瘤常生长较快:成人脑膜瘤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而儿童患者肿瘤常生长较快,就诊时肿瘤可生长巨大。

  (6)较多与硬脑膜无粘连者:成人脑膜瘤多与硬脑膜有粘连;在儿童则肿瘤与硬脑膜无粘连者不在少数,可能与肿瘤来自于蛛网膜或软脑膜有关。

  (7)囊变和出血多见:儿童脑膜瘤钙化少见,囊变和出血多见。

  (8)复发率较高:儿童脑膜瘤术后的复发率较成人高。

三、小儿脑肿瘤鉴别诊断

  诊断检查

  影像学检查小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颅内高压,或相关的局灶性症状体征时,应注意颅内肿瘤的可能性。

  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进一步确诊的关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帮助大部分患儿明显诊断,但对后颅窝区肿瘤因受颅底骨影重叠干扰,清晰度不如磁共振成像(MRI)后者较CT成像更清晰,有鲜明的脑内解剖显示,因而对中线结构和后颅窝病变的诊断优点突出,但对钙化和骨质的显示不如CT。

  其他检查:①头颅X线平片:可了解有无颅缝分离、颅板支压迹等颅压增高征,还可见到肿瘤钙化斑点或者蝶鞍区扩大等。②腰椎穿刺:主要用于和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但对颅压显著增高者有诱发脑疝危险,应先适当降低颅内压后再考虑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脑脊液循环某些脑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或脑室周围肿瘤患儿,脑脊液中可因肿瘤脱落细胞而被误认为感染性“白细胞”增多,然而仔细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作出区别。

  有的脑肿瘤患儿童再生诊断明确以前使用激素、脱水剂或其他对症治疗,可使颅内高压或定位表现暂时好转,切莫被误诊为颅内感染等其他疾病。后颅窝肿瘤或严重颅压增高时可有颈部抵抗,不要误认为脑膜刺激征。

四、小儿脑肿瘤的注意事项

  常用手机电脑易致儿童脑瘤

  我国每年至少有7000~8000名儿童被查出患脑肿瘤,其中70%~80%是恶性肿瘤。在儿童易患的恶性病变中,脑肿瘤仅次于白血病,排在第二位。有统计显示,5~8岁是儿童脑肿瘤发病高峰。小儿发病年龄越小,脑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发病速度越快。在脑肿瘤儿童中,男孩比女孩更多一些。 儿童脑肿瘤发病呈现增多的趋势。这主要原因有:

  辐射源一是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电磁辐射

  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此外,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刘承勇表示,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病毒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滥用药物

  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