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推荐五个常用退烧穴位
2016-09-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秋双
一、小孩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一、小孩免疫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机体缺锌是小孩免疫力差的主要原因。锌元素是构成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营养,它可增强胸腺、脾脏和淋巴的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胸腺激素的含量,提高T细胞的杀伤活力,以及直接抗击某些细菌、病毒的能力。夏天是缺锌的高发季节,小孩往往出现免疫力低经常感冒发烧、偏食厌食、口腔溃疡、地图舌、头发枯黄等缺锌症状。
此外,营养不均衡、缺少锻炼、睡眠不足、生活紊乱等也会造成小孩免疫功能低下。
二、如何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由缺锌引起的免疫力低下,可给小孩服用新稀宝牌锌硒宝等安全、高效的补锌制剂进行改善,补锌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能缩短生病周期、减轻疾病症状。生活中的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平时让小孩多吃牡蛎、海产品、动物肝、牛肉等含锌高的食物,以补充体内缺失的锌。
此外,饮食要营养均衡,常带小孩去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平时多晒太阳多喝水,生活要规律,按时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家长要为体质差的小孩做好添减衣服工作,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全面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二、推荐五个常用退烧穴位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
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三、孩子经常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发热是疾病的症状,是身体对许多感染和某些疾病的反应。家长们应当正确对待孩子发热,避免过于恐慌,仔细回忆病史,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多数孩子可以耐受39℃以下的高热,不会出现“烧坏脑子”的情况。孩子发热时只要不穿得过多或环境过热,体温一般不会升到39℃以上。对于高热的孩子,医生会采用药物、物理降温等综合方法帮孩子退烧,退烧的目的在于缓解孩子的痛苦。反复发热的孩子,最好只选用一种退热药,间隔4~6小时以上才可以重复使用,24小时之内不应超过4次。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用退烧药,是不对的。一般来说,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服药时要多饮水补充水分,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可采用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辅助退热。在额头上敷凉毛巾或物理降温贴、用微温或温水擦洗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流丰富的部位,也可以用温水给小孩洗澡。不建议用酒精擦身。1岁以下的婴儿,发烧达到38.5℃以上时,应该及时就医,需要排查是否有严重的感染或疾病。家长们除了要检测体温外,更应该特别观察是否有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面色明显苍白或潮红、特别烦躁以及有无其他的异常如抽搐、呕吐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四、宝宝发热如何护理
1.物理降温退热因物理降温无任何副作用,且使用较为方便,可在家庭中应用。可以选用冰枕、头部冷敷等方法来退热,可冷敷腋下或腹股沟部位,但注意不能太冰。还可选用温水浴15~20分钟,水温37℃一38℃(手放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或根据体温情况延长时间,做完后擦干全身。但有些人认为冷敷及温水浴违反了生理机制,不主张使用。
2.发热时,要适当保暖在发热初期,宝宝会畏寒、打寒战,可以适当保暖。但是切忌过度保暖,特别是小宝宝,要防止保暖过度导致“捂热综合征”。
3.退热时,要让热气跑掉当体温上升后,要及时降温防止发生高热惊厥,应减少衣服或棉被,让热气跑掉。退热时会出汗,要及时擦汗,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不要让宝宝对着风口或电扇吹,以免着凉。
4.补充水分发热时,体内水分容易流失,必须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而且有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可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等,并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