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绝经后会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2016-09-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于凌萱

一、骨质疏松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道理的。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二、骨质疏松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事项

  1、肉末口蘑炒百腐

  用料:肉末100克,121蘑100克,豆腐250克,葱、姜、料酒、酱油、食用油、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口蘑用温水洗净,切成小片,留汤备用。将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方块,放入热油锅中煎至两面微黄捞出备用。向热油锅中放入葱、姜丝和肉末,煸透后加入口蘑和煎好的豆腐,加入料酒、El蘑汤、食盐、酱油炒匀即成,佐餐食。

  功效:补益气血,补充钙质,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

  2、狗肉煲

  用料:狗肉500克,枸杞子30克,熟附子5克,干姜5克。

  制作方法: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红烧至半熟时加入枸杞子、熟附子、干姜,煲至狗肉烂熟,调味后分次食用。

  功效:温肾壮阳,益气补虚,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质疏松。

  3、乌豆猪骨汤

  用料:猪腔骨500克,乌豆30克,葱、姜少量。

  制作方法:乌豆洗净泡软,猪腔骨洗净用水焯过。两者同入沙锅中,加入清水、葱、姜适量,旺火煮沸,文火煲2―3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肾、活血、祛风、利湿,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

三、绝经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吗

  Ⅰ型骨质疏松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发生于女性患者,年龄在50~70岁,表现出骨量迅速流失,骨松质丢失更明显,骨折多发生在以骨松质为主的椎体,股骨上端及桡骨远端。

  Ⅱ型骨质疏松又称老年性骨质疏松,与Ⅰ型比较,男性患者增加,但男女之比仍为1∶2,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表现为骨量缓慢丢失,骨松质与骨密质丢失速度大致相同,骨折好发部位除与Ⅰ型相同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1983年,Riggs对Ⅰ,Ⅱ型骨质疏松症进行比较。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如慢性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胃切除,肠改道,钙吸收不良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内分泌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医源性因素:长期应用抗癫痫药,含铝抗酸剂,服用过量甲状腺素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多因素性疾病,遗传,生活方式,营养等均与发病有关,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白人及亚洲妇女,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或具有影响骨量的特殊基因的妇女,钙摄入不足,缺乏体力活动,大量吸烟及饮酒,早绝经或绝经前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取决于其骨峰值及其骨丢失的速度,骨峰值高及(或)骨丢失慢者,不易发生,骨峰值低及(或)骨丢失快者容易发生。

  1、骨峰值

  骨峰值指个人一生中的最高骨量,一般在25~35岁时达到,影响骨峰值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最为重要,营养,生活习惯等也有一些影响。

  (1)遗传因素:决定骨峰值的70%~80%,例如黑人BMD高于白人及亚洲人,其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骨质疏松有家族倾向,单卵双胎的BMD差异较双卵双胎者小,男性的骨峰值高于女性,在有些国家,维生素D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或胶原基因的多态性与BMD有关等,均证明骨峰值受遗传因素影响。

  (2)营养:青春期内钙摄入量高者,骨峰值较高,对成熟骨BMC的影响可达6%,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青春期内元素钙摄入量应为每天1000mg。

四、如何预防绝经骨质疏松的出现

  妇女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控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青年至老年期避免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大量的吸烟,酗酒,久坐的生活方式,厌食及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类,肝素和某些抗癫痫药物等),应注重户外活动,日照,营养,适度负重锻炼并防止跌倒。

  2、青年期注意钙的补充

  这种方法与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相结合,可使女性获得较理想的峰值骨量。

  3、绝经后防止雌激素丧失

  在绝经后第1个5~10年使用激素替代疗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是肯定的,然而,由于激素替代疗法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应针对不同个体在医生监护下使用才是安全的。

  4、在老年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可以部分防止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但是如果联合应用抗骨吸收药物(雌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等)将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

  虽然有些危险因素如早绝经和骨质疏松家族史等是无法改变的,但通过以上干预措施确实可以使高危人群获益,减少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发病率。

  5、防止老年人摔倒

  有人报道每年约有1/3以上≥65岁的老年人摔倒,其中半数是再次发生的摔倒,10次摔倒中约有1次引起严重的损伤,如骨盆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硬脑膜下血肿,其他部位的严重软组织损伤及头部损伤,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较为困难,如长期卧床则使血流缓慢,肺及气管的分泌物排出不畅易至心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这将使老年患者死亡率上升,因此防止老年人摔倒,避免骨折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与摔倒相关的因素有关节炎病;抑郁状态;静态平稳位(orthostasis);认知功能,视力,平衡,步态或肌力方面的障碍;使用多种药物等,与摔倒危险增加相关的药物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精神安定剂,利眠宁,抗惊厥药及一些抗心率失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