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春季腹泻怎么用药_春季宝宝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呢

2016-10-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秋双

一、宝宝春季腹泻怎么用药

  一、宝宝腹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宝宝出现了腹泻,这个时候就要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前提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够合理用药,所以宝宝腹泻用药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宝宝出现了腹泻主要是胃肠炎的一种炎症,也可以因为细菌的感染会直接引起腹痛和发烧,包括一些寄生虫的感染也会直接的造成腹泻,还有就是使用一些抗生素治疗期间,也会导致出现腹泻。
  二、婴儿腹泻用药原则有哪些
  当宝宝出现腹泻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一些药物,但是引起宝宝出现腹泻的原因是不同的选择药物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细菌性肠炎的发生我们就要选择抗生素类的药物,但是千万不要滥用。如果是单纯消化不良,那么可以去选择微生态制剂的药物包括乳酸菌素颗粒等等这些常见的药物,还包括着粘膜保护剂。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留意它的使用说明书以及不良的反应。

二、春季宝宝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呢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腹泻多由脾虚引起。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宝宝生下来,脾胃是第一个经受压力和考验的系统,当脾胃的能力不足时,整个身体的活力和抵抗力都降低,宝宝也更易受到病毒感染(比如肠胃炎)或细菌感染而引起腹泻。儿科专家认为治疗宝宝拉肚子要从根本原因入手,通过强健脾胃解决宝宝肠胃问题。
  缘由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
  中医学认为宝宝脾胃先天稚嫩,如果后天喂养不当,比如长期过量喂养、母乳不耐受等一系列内外原因累积,易造成脾胃积劳成疾。如此一来,一旦饮食或天气稍有改变,就易引发宝宝习惯性腹泻。
  缘由2:久病迁延不愈
  人是阴阳相和的整体。宝宝如果因为脾虚腹泻而失于治疗,身体就会自动把肝脏的阳气调动起来。脾越虚,调动的肝阳越多,慢慢地,肝越强脾越弱,因此变成不良循环,导致患儿体质渐差,更易引发长期反复腹泻。

三、春季宝宝拉肚子怎么护理


  1、千万不要禁食。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要根据婴儿口渴情况。
  2、保证喂水。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3、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药。
  4、不要滥用抗生素。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四、小儿腹泻如何来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给孩子吃的食物应新鲜、清洁,变质的食物一定不可以给孩子吃。孩子最好有自己专用的食具,而且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宝宝最适宜的食物,母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所以有条件的妈妈都应尽量母乳喂养。
  3、按时添加辅食: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儿有个适应过程。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果泥。五个月试加鸡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可添加富有营养、适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在逐渐添加食物时,最好先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孩子生病时,应暂时不加另一种食物。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4、增强体质:平时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5、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孩子,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避免交叉感染: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及时做好隔离治疗,患者的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8、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