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拉肚子偏方有哪些 宝宝拉肚子有什么治疗方法

2016-10-1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皮寻双

一、宝宝拉肚子有什么偏方

  1、焦米糊:取适量小米,研末后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的水煮成糊状,凉温后服下,每日2~3次。焦米糊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能吸附肠道内的腐败物质,有祛毒止泻的功效,是宝宝腹泻的首选食物之一。

  2、萝卜泥: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者蒸烂,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然后加入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大约加100毫升胡萝卜水。此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

  3、蒸苹果泥: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果胶、鞣酸,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将苹果洗净,带皮切成小片,放入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稍稍冷却后,用勺捣成泥状即可食用,平均每天吃2~3次。

  4、马齿苋粥: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作用,对病程较短、大便急迫、便色金黄的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将鲜马齿苋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

  5、山药莲子粳米粥:山药具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莲子亦有补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腹泻日久、大便中带有不消化的奶瓣、食物的腹泻。将30克山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或小丁,20克莲子洗净后泡2个小时,和100克粳米一起煮粥,早晚服用。

二、宝宝拉肚子的治疗方法

  调节饮食:

  1、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暂给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

  2、重型腹泻需输液时,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好后,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地逐渐恢复饮食,轻症要3-4日,严重吐、泻者经5-10日方可恢复正常饮食。

  加强护理:

  1、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控制感染:

  1、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目前用药有复方新诺明,2-6岁早晚各服1-2片,6-12岁早晚各服2-4片或黄连素5-10mg/kg,分2次口服,也可用新霉素、痢特灵、吡哌酸等。中毒症状严重,可用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肌肉注射。

  2、用药2-3日无效,可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新型青霉素Ⅱ或红霉素.病毒感染,可用马啉呱,中药大青叶及板蓝根、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肠道外感染性腹泻、相应治疗肠道外感染.。

  对症治疗:

  1、呕吐在禁食后不能停止者,可用*钠,每次每公斤体重5-7mg,肌注,也可用氯丙嗪、维生素B@6、爱茂尔。

  2、腹泻早期不宜用止泻剂,如症状已好转,腹泻仍迁延不愈,可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或氢氧化铝等药物,还可以服用卵黄油1-3ml,每日3次。

三、宝宝拉肚子的预防方法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

  3、预防宝宝上火:因宝宝的脾胃娇嫩,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 “上火”后易引起腹泻。预防上火的治疗方法,有多喝水,多喝果汁,摄入配方奶或热量高食品较多的宝宝,可以选用天然植物制成的清火产品,如每伴清清宝,可调节宝宝易上火的体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安全、无副作用,无依赖性。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产品。

  4、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要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5、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四、宝宝拉肚子的并发症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时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从食物中吸收水份和电解质,而且还会以肠液的形式将它们进一步丢失。所以腹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中,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低钾、低钙和低镁,它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钾可引起顽固性的腹胀,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搦或惊厥。

  2、病毒性心肌炎:它发生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之后,腹泻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此病的患儿会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患儿会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肠套叠:婴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