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怎么正确护理 得了骨嗜酸性肉芽肿怎么办
2016-11-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听兰
一、骨嗜酸性肉芽肿概述
1.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是指局限于骨的组织细胞增殖症,属于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类型。溶骨病损内含有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累积,好发年龄为青少年,好发部位为颅骨,肋骨、脊柱、肩胛骨等。长骨病损多见于干骺端和骨干。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症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大多数病人以病理性骨折就诊。椎体破坏后塌陷者,部分病例可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溶骨病损内含有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累积。
2.骨嗜酸性肉芽肿病因还未明确,可能对某种致敏原、寄生虫或异物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殖或对某种不明致敏原的免疫反应。病变组织为肉芽组织,质软而脆,但也稍有韧性,边缘骨硬化。镜下可见丰富的增生毛细血管,有许多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间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和坏死灶。
3.病变位于髓腔为肉芽样组织,切面呈灰色,灰红色或黄色,质软而脆,局限性骨质破坏的边缘有骨硬化,镜下观察基质由围绕小细胞群或单细胞丰富的网状组织构成,围绕宽广的细胞间网状组织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致密呈实质团块的分布区,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而在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的分布区,除嗜酸性粒细胞较多外,并常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二、骨嗜酸性肉芽肿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但并不常见。
2.X线检查:为孤立界限分明的溶骨性改变,因发病部位而异位在颅骨的病变为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颅骨内外板均遭破坏,边缘锐利而弯曲,肩胛骨之病变为边缘锐利,界限明显的骨质破坏。
3.影像学检查:椎体破坏后塌陷,使椎体上,下骺板合并在一起,椎间隙无异常,长骨病变为溶骨性破坏,以致向外扩张成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但很少有薄层硬的边缘,这种放射性影像只出现在不甚活跃和比较陈旧的病变区,其病变侵袭性小,在骨周围有明显的修复现象,穿破骨皮质后,骨膜产生反应性新生骨,呈分层状贴附于皮质骨的表面,有的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4.临床症状的变异较大,一般发病较慢,发病属隐匿性,在发生症状之前,可有较长的病史,有的仅轻度疼痛,患部功能障碍,位于浅表部位则肿胀明显,各骨可触到骨质变化,长骨隆起肥厚,大范围的颅骨破坏,手摸可触到骨质凹陷,位于脊椎的病变可并发侧弯或后凸,活动受限,少数在病理性骨折后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三、骨嗜酸性肉芽肿治疗
1.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多发性的刮除植骨术难度大,不宜进行,本病对对放疗敏感,但如果说手术后进行病理活检时,有查到恶性细胞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病情复发,通常也是要考虑化疗会好些的
2.骨嗜酸性肉芽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病灶内注射入缓慢吸收的泼尼松制剂,包括已确诊、局部复发或继发病灶,注射疗法均3次,每次125~250mg,6~12个月内病变停止发展,然后完成病灶修复。当放射线诊断有疑问时,可行冷冻切片活检术及病灶刮除术,同时局部注入泼尼松,必要时可进行植骨,多可治愈,极少复发,对某些部位功能次要的骨,如肋骨和腓骨等,可行边缘性瘤段切除术。对特殊病例或不宜手术部位可行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20~30Gy(2000~3000rad)。对于多发病不适于手术及放射治疗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泼尼松和制菌剂治疗。
四、骨嗜酸性肉芽肿怎样护理
1.骨嗜酸性肉芽肿护理一、护理:1.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倍加关爱和照顾,消除陌生感、孤独感,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了解他们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疏导病人说出自己的忧虑和痛苦,以亲切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改变病人的精神压力,并寻求切实有效的方法,交谈、陪伴回忆等。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恐惧,情绪平稳,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指导和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临床关怀工作,帮助病人真正解决问题,如生理、家庭、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烦恼和焦虑。
2.骨嗜酸性肉芽肿预防一、预防:1.多进食高钙食品。2.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B1、B6、B12、C和D等。3.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