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婴儿呼吸急促 新生婴儿呼吸急促怎样治疗
2016-11-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柴凝芙
一、新生婴儿呼吸急促的原因
新生儿若呼吸急促,在排除先天性肺部没有发展成熟的因素之外,就要怀疑是否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喉头、喉骨发育不完整,或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异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另外,还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导致,例如:哮吼等。再来也有可能是喉头水肿。
专家表示:喉头水肿是一种急性过敏,即一种急性、过敏性的声带水肿,多半是因海鲜、药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与体质没什么关联,且多合并有呼吸道水肿。下呼吸道感染:专家表示:造成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等,使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宝宝只好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
二、新生婴儿呼吸急促的具体表现
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如果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那么就可说这孩子是有气急。比较常见的气急原因有以下几种:
(1)出生时有羊水吸入,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新生儿不得不靠代偿性的呼吸来弥补其不足。另一种所谓新生儿湿肺,是指胎儿期肺内的液体在初生时没有完全吸收前,同样会出现暂时性呼吸增快,一般2~3天内即自行消失。
(2)先天性畸形等都可影响气体交换、供氧不足,而引起气急。
(3)呼吸困难综合症,多见于选择性剖腹产的早产儿,多数在生后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阵发性的呼吸困难,肋间和剑突下表现有吸气性凹陷,继之有呼吸暂停和呼吸不规则现象。该病与肺发育不成熟有关,死亡率高。
(4)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不一样,常常无咳嗽、发热,而主要表现为气急,严重的可有鼻翼煽动、点头样呼吸和青紫等。
三、新生婴儿呼吸急促的治疗
1. 避免过敏及非过敏的刺激因素:例如尘螨、二手烟、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冷空气及气候变化、机动车辆废弃物、特殊香水、气味、霉菌、花粉等。
2. 在气喘不发作期,可以根据小宝贝体质,适度调补,例如:冬虫夏草、贝母、冬瓜子、沙参、西洋参,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的是,中药的调补必须以小儿体质而定,随便吃补药,往往造成小儿发生内热,本来没有发作,吃了一些补药反而气喘发作。
3. 找出过敏原并作减敏治疗:找出过敏原的方法可利用皮肤试验和抽血检查,如果确定小宝贝的气喘是属于过敏性气喘,而且确定其过敏原为何时,可以采用减敏治疗。
如果气喘急性发作时,该怎么办?首先不妨先找西医小儿科,医师通常为了解除小孩呼吸道阻塞的现象,会视症状轻重给予两类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例如: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以便促使平滑肌舒张,支气管扩张,抗发炎物质(例如:色甘酸钠、激素类药物),以便抑制发炎反应及肿胀。
四、婴儿呼吸急促X线表现
肺透明膜的早期两侧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和阿状阴影,小颗粒代表肺泡的细小不张,网状阴影代表充血的小血管支气管则有充气征,但易被心脏和胸腺影所遮盖,至节段和末梢支气管则显示清楚如肺不张扩大至整个肺,则肺野呈毛玻璃样,使充气的支气管显示更清楚犹如秃叶分叉的树枝,整个胸廓扩张良好,横膈位置正常。
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其成份为糖5%、蛋白质5%—10%,脂类85%—90%,脂类中棕榈酰卵连脂是起表面活性作用的主要物质。PS中可与磷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包括SP—A、SP—B,SP—C,和SP—D,利于PS分布并可增加其表面活性作用PS于孕18—20周开始产生,缓慢增加,35—36周达肺成熟水平。PS覆盖在肺泡表面,可降低其表面张力,防止呼气膜肺泡萎陷,保持功能残气量稳定肺泡内呀,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早产使PS不足或缺乏,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呼气膜FRC明显减少,肺泡萎陷入,肺顺应性降低,吸气时作功增加并且肺泡难以充分扩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肺泡通气量减少,而肺泡血流相对正常,通气/血流值降低,引起缺氧、进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缺氧及混合性酸中毒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漏出,肺简直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内表面形成嗜伊红透明膜,使气体弥散障碍,加重缺氧和酸中毒,进而抑制PS合成,形成恶性循环,重者也可发生PP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