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腹泻原因有哪些 宝宝腹泻有哪些症状

2016-12-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书蕾

一、宝宝腹泻原因是什么呢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3)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二、宝宝腹泻有哪些症状表现

  (1)轻型腹泻 主要是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便稀,有时有少量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每次量不多,常见白色或淡黄色小块,系钙、镁与脂肪酸化合的皂块。偶有小量呕吐或溢乳,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他周身症状。体重不增或稍降。体液丢失在50ml/kg以下,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预后较好,病程3~7天。

  (2)重型腹泻 可由轻型加重而成。每日大便十数次至40次。开始转为重型时,便中水分增多,偶有黏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呈酸性反应。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随病情加重和摄入食物减少,大便臭味减轻,粪块消失而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色变浅,主要成分是肠液和小量黏液,呈碱性反应。大便量增至每次30ml,多者可达50ml。镜下见脂肪滴、游动的细菌、黏液、重症偶见红细胞,白细胞可达每高倍视野10个左右。患儿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体重迅速降低,明显消瘦。如不及时补液,脱水、酸中毒逐渐加重。少数重症病起急遽,高热达39℃~40℃,频繁地呕吐、泻水样便,迅速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近十余年来,由于多能提早就诊,严重的重型腹泻已明显减少。

三、宝宝腹泻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偶有并发心肌炎。

  2.鹅口疮

  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袭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

  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黄疸后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及时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数可治愈。

  4.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

  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

  5.其他

  脱水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肾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四、宝宝腹泻应怎么治疗

  1.伤食型:

  症状:腹痛腹胀,泄泻量多,酸腐秽臭,常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口臭嗳酸,口渴纳少,呕吐酸溲,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指纹沉滞,色紫。

  导滞通下:一捻金、七珍丹等。

  健脾止泻:保和丸、山楂健脾丸等。

  2.虚寒型:

  症状:便稀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指纹色红或淡红。

  用钱乙六味白术散或益黄散,酌加益智仁、补骨脂、吴茱萸或枳术丸。

  3.湿热型:

  症状:腹痛即泻,大便黄褐热臭,一日十余次,可表现为暴注下迫,便如水样,亦可为泻下粘滞不爽。肛门灼热发红,身有微热,烦躁口渴,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红。

  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口渴目陷,小便短赤,欲伤阴津:加用连梅汤,酸甘化阴。

  四肢不温,神萎情淡,阳气衰弱:急用参附龙牡汤,或酌加人参、附子、五味子等。

  神情淡漠,昏睡露睛,手足蠕动,欲致慢脾风:加附子、人参、肉桂等,或加固真汤。

  烦躁不宁,欲化火内陷:加用钩藤、石决明、*、天麻、羚羊角粉、紫雪丹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