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小儿营养不良如何预防,宝宝如何补充营养

2017-02-2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代云

一、宝宝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什么是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不良是指在宝宝的喂养中因为宝宝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食物没法吸收,从而缺乏能量,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吸收,宝宝机体出现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停滞或不增加、肌肉萎缩等症状,3岁以下的宝宝常会有营养不良的发生。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有: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二、宝宝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

  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和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目前所见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喂养方法不当。营养不良的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具体为: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三、如何预防宝宝营养不良的方法

  1、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最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喂养宝宝的营养要多一些。对于早产宝宝更加需要妈妈关注,早产宝宝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

  2、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

  3、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宝宝吃饱为度。中、重度营养不良遵循序渐进的方法,热能由低度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儿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进食顺利者热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40千卡。营养不良治疗后其热量再调整到正常需要量。

  4、对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纠正合并症。此外,可采用中药、针刺、捏积、推拿、口服助消化药品,千方百计地提高病儿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四、小儿营养不良的饮食调理

  1、强调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营养比较全面,但要注意让乳母摄取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可从宝宝出生后1-2周开始,每日给服维生素D500-1000国际单位,连续服用至2-3岁。

  2、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助食品如蛋黄、肝泥、鱼肝油制剂、虾皮、菜末、果汁、米汤等。1岁以上的宝宝,应全面提高饮食质量,每天固定摄食牛奶、鸡蛋、豆腐、绿叶蔬菜、食糖以及主食。

  3、易消化食物宜多吃米粥、牛奶、鸡肉、鸭肉、鸡肝、山楂、鳗鱼、鹌鹑、银鱼之类食物。饮食要软、烂、细,以利消化吸收。

  4、忌食:

  (1)为了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宝宝要少吃豆类、花生、玉米等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

  (2)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腻、过甜的食物。

  (3)还要少用芝麻、芝麻油、葱、姜和各种香气浓郁的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