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孕期如何补钙,孕期缺钙的对胎儿的影响,孕期补钙量多少

2017-02-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问雁

一、孕期缺钙对胎儿有影响

  胎儿缺钙得先天性佝偻病,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

  胎儿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在2个月时即以开始,8个月后突然加速,于是便从母体血液中吸收大量钙以满足需要。如果孕妇缺钙,就有可能出现钙代谢平衡失调。钙是维持神经功能及肌肉伸缩力所必需的,正常人血清钙浓度约为9-11毫克%,低于7-7.7毫克%时,即可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而发生小腿抽筋,严重时母体骨骼发生脱钙,使骨骼变得软化,甚至牙齿脱落。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

二、孕期补钙量

  孕早期

  普通摄入 800毫克/天

  孕早期是细胞分裂和器官初步发育形成期,孕妈咪钙的需求量与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   每天喝250毫升鲜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提供250毫克钙,再加上其它食物中提供的钙以及多晒太阳,一般能够满足机体的每天钙的需求。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孕中期

  增加摄入 1000毫克/天

  胎宝宝快速生长期,摄入量增加。每天要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对于不习惯喝奶的孕妈咪,每天可以补充500毫克左右的钙片,再吃一些虾皮、腐竹、黄豆以及绿叶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可达到。同时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享受日光浴,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孕晚期

  进一步增多 1200毫克/天

  随着胎宝宝的持续长大,对钙需求量进一步增多。每日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补充500毫克钙片,再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才能达到需要的钙量。当然不要忘了每天的日照,冬天一般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夏天则为半个小时左右,并且尽量避开上午10点~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烈的阳光。

三、补钙的标准是什么

  金标准一:理想的钙制剂应该具有适宜的元素钙含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的钙适宜摄入量为800-1200mg,而孕妇膳食调查表明,人均膳食每日钙摄入量仅为479mg左右,因此,中国孕妇每天应额外补充321-721mg元素钙。

  金标准二:理想的钙制剂应该含有适量维生素D 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利用,维生素D缺乏可使肠道钙吸收率降至10%以下。如果孕妇维生素D充足,出生的小宝宝也很少会得小儿佝偻病,因此,孕妇补钙的同时,要保证适量维生素D摄入。

  金标准三:理想的钙剂应该安全可靠,适宜人群广 孕期必须确保母子平安,特别是胎儿更易受侵害。所以必须考虑钙源是否安全可靠。来源于动物骨骼、牡蛎壳、扇贝壳和珍珠等的钙剂,因草场和海水的污染,可能使铅和其他一些重金属的含量升高,长期服用容易引起孕妇特别是胎儿重金属(特别是铅)暴露。

  金标准四:理想的钙剂应该具有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临床疗效 好的补钙产品,都会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碳酸钙最早应用于临床研究,并证实疗效确切,已成为美国药典、中国药典等推荐的钙补充剂,处方依据强。

  金标准五:理想的钙剂应该性价比高 孕妇补钙,贯穿孕前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期四个阶段,长期补钙其性价比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孕妇补钙要吃什么

  孕妇吃什么补钙?孕妇补钙有讲究: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增加促进钙吸收的因素以及减少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1、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蔬菜、豆制品等钙含量高。

  2、增加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除了多吃高钙食物,还要懂得促进钙吸收的方法。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以适当吃鱼肝油、鸡蛋黄、肝脏、牛奶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因为氨基酸与钙形成可溶性的钙盐,易被人体吸收;补钙同时也要增加磷的摄入,钙、磷比值低于1:2可致骨质疏松症;多吃碱性食品,较低的PH值可保持钙的溶解状态;充足的太阳照射以及体育锻炼。

  3、减少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减少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钙。草酸、植酸、鞣酸等会抑制钙的吸收,因此菠菜、苋菜、竹笋、蕨菜、空心菜、粗粮(植酸)、柿子(鞣酸)、麦麸等不要吃太多;纤维素过多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此,不要盲目减肥、节食;另外,烟酒、激素等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要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