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 不同阶段婴儿的心理变化
2017-02-25 来源:快问新闻部 作者:于冰露
新生婴儿正常的发育顺序,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在身体各个神经以及组织受到命令之后,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通常孩子都是先学会爬,然后再逐渐地直立行走,这才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相反这意味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了影响,那么,婴儿心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发育过程呢?
第一,2个月。在婴儿出生两个月之内,由于和外界接触的时间比较少,还处于比较平静的生活方式,通常孩子也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着,有足够的奶水,就可以让婴儿非常的满足,但是在出现饥饿以及疾病症状发生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家长们通过这一行为,就会尽快的帮助孩子寻找发生因素,并且及时制止,逐渐地,孩子将这一幕就会形成短暂的记忆。
第二,3个月。当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就会逐渐的接触到一些事物,当孩子观察到颜色比较鲜艳的物体,就会立即被吸引住,瞬间会安静下来,一直盯着物体静静地注视,随后就会形成短暂记忆,尤其是当婴儿躺的时间比较久了,被父母抱起来之后,孩子就会非常高兴地发出声音。
第三,4-6个月。在婴儿出生4个月之后,对于熟人就能够有一个明显的记忆,已经可以准确的将爸爸妈妈去分开,出生之后五个月的宝宝注意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颜色鲜亮的无敌更加的感兴趣,尤其是当每次接触到一种新的游戏时,总会立即表现出特别兴奋的样子,第六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发育已经特别的明显,已经会对于自己喜欢的物体,做出明确的选择。
第四,7-9个月。当孩子逐渐成长到这个阶段,对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食物,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记忆,当再次观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时,能够记得几周之前,这件玩具的具体摆放位置,宝宝对于自己的身体特征,能够逐渐清楚地记得,面部表情也更加丰富,会懂得保护自己的玩具,也想要和他人一起分享着玩耍。
温馨提示,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在不断的促进心理发育,家长们应当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孩子十个月之后,心理情绪就会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孩子会出现厌恶以及烦闷的情绪,在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宝宝表情会非常的厌恶,几个小时不见妈妈,当妈妈回来抱着宝贝时,幼儿会非常的开心,喜悦的情绪就会挂在脸上,内心是非常容易得到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