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育迟缓怎么办 发育迟缓有什么表现
2017-04-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郑乐萱
一、宝宝发育迟缓表现有哪些
1、9个月时不能伸手拿东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2、哭声异常
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就知道个中隐含的健康信号了。
(1)如果宝宝突然高声地尖叫、无回声、起声急而消声快。这样的哭声结合其他症状如摇头、眼神发直、凝视、嗜睡、烦躁、发热、抽搐等,可能是有颅脑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
(2)如果宝宝突然不哭也不响,过分安静,也属异常现象。因为有的新生儿病重而哭不动,更应重视去细心观察,耐心找出原因。
3、吸吮能力差
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智力障碍的宝宝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这样就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到宝宝半岁时添加辅食以后,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4、竖头不起转头困难
有些宝宝满百天的时候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抬头的训练,如果没有效果,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原因,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二、宝宝发育迟缓该怎么办
1、儿童发育迟缓的饮食
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虽然基本与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粮食摄取量比成人少,而且对膳食质的要求比量的要求高,因而父母在为孩子制订食谱时,要按照质优、量足、搭配合理、容易消化的原则,保证孩子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幼儿食谱中有三类食物不可少:一是长力气的食物,如粮、油、糖类,二是长身体的食物,如鱼、虾、肉、蛋、奶、豆制品等,三是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2、儿童发育饮食的误区
牛奶+鸡蛋的早餐方式:实际上早餐如果没有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另外,孩子喝完牛奶后,最好喝少量水清洁口腔。
给孩子吃钙片补钙:专家认为,婴幼儿体内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花高价买钙片,倒不如进行食补,或是买少量鱼肝油滴剂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宝宝营养全靠“汤”:其实无论什么汤,汤中的营养都比不上肉类本身。汤虽味鲜,但只含少量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维生素、矿物质。
豆制品是蔬菜: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会缺乏蔬菜类所含的营养。
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需多交流
小儿也是有思维、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做爸爸妈妈的要像对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样,每天与其对话、交流,并选择短小压韵的儿歌或故事念给他听。同时认识周围的事物,接触周围的人。
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母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发展自己的智能。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语言将很难重新获得及完善。
三、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
民间有说法:如果孩子先会走路,那么说话就晚。先学会说话的,学会走路则要晚。一般宝宝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宝宝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要帮助宝宝解决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
1、先天原因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也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如脑损伤或脑功能不足等。
2、后天原因
父母工作忙,孩子由老人或小保姆照看,对孩子缺乏语言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学习关键期1-3岁时未进行适时语言训练。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孩子不用开口只用手一指就立即给予满足。比如,孩子想吃苹果用手一指或看一下,就立即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
父母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只管吃饱喝足或不生病,很少与孩子用语言进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机会。
当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语言发育慢及早带去医院检查,如果仅是由于个体差异而说话晚一点,2岁以后才慢慢说话,智力发育及其它方面均正常,父母就不必惊慌。只要及时加强语言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逐渐会获得语言能力。但如果是因孤独症、选择性缄默症、精神发育迟滞、聋哑症等疾病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四、怎么诊断宝宝发育迟缓
(1)发育水平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横断面测量)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在同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生长水平包括所有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有些单项测量,如骨龄代表发育成熟度,也反映发育水平。同样,体格测量值也可以生长的年龄来代表发育水平或成熟度。如一个2岁男孩身高76cm,身高生长水平为下等,其身高的生长年龄相当1岁。
(2)生长速度是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将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与参照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速度。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儿童年龄小,生长较快,定期检查间隔时间不宜太长。生长速度的评价较发育水平更能真实了解儿童生长状况。生长速度正常的儿童生长基本正常。
(3)匀称程度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①体型匀称度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实际工作中常选用身高的体重表示一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将实际测量与参照人群值比较,结果常以等级表示。②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高)/身高(长)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长状况。按实际测量计算结果与参照人群值计算结果比较。结果以匀称、不匀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