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经前期紧张症是为什么 经前期紧张症如何预防

2017-04-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友易

一、为什么女性在经前期会紧张

  女性在经前期紧张,并非女性主观意志所能控制。导致女性经期紧张的因素很多,目前尚不完全清晰。从目?医学临床看,不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往往会由不同原因导致,而对同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而言,又很难说是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结果,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集中表现。

  尽管如此,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还是将导致经前期综合征的原因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液体潴留醛固酮激素过高引起全身性液体潴留,常被用以解释经前期综合征的形成。

  心理因素由于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广泛性及互不联系的特点,并有应用安慰剂或接受精神、心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案例佐证,不少学者提出,精神社会因素引起身心机能障碍,可能是经前?综合征的原因之一。追溯患者个人生活史,往往有较为明显的精神刺激遭遇,如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和精神创伤、家庭生活不和谐、学习成绩不好、失恋等。

  催乳素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医学界围绕催乳素排出量增多可能为影响经前期综合征病因的重要因素而出现较大争论。部分经前期综合征患者血催乳素平均浓度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高于健康妇女,尤其在经前期更为显著。应用溴隐亭治疗以抑制催乳素分泌,症状获得明显缓解。而黄体期催乳素水平升高可伴随孕酮排出量下降或FSH/LH水平下降等,在理论上支持催乳素水平增高在某些方面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形?有关。但这一观点在下述证据前受到质疑:正常及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多数未见催乳素水平有明显差异;催乳素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在动物身上表现比较显著,而对于人类则影响不大;高催乳素血症女性很少有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应用溴隐亭治疗,仅减轻乳房症状,而对其他症状疗效并不显著。

  卵巢甾体激素比例失常多年来经前期综合征的激素病因学说集中在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或戒断反应等方面,但这一观点目前亦存在质疑。

  神经介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失常内啡肽通过下丘脑间接抑制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以及5?羟色胺这一神经介质的代谢异常,可能与经前期综合征发病有一定联系。

二、女性缓解经前紧张的饮食原则

  女性经前期紧张症状和特点

  一般于经前7-10天开始,主要表现为烦燥、易激动、失眠、头痛头晕、乳房胀痛、食欲不振、胸闷、下腹不适、浮肿等,症状逐渐加重,但月经来潮后可自行消退;其特点是周期性且自行消退。

  女性经前期紧张饮食原则

  1、在症状开始前三天要少饮含咖啡的饮料,以减少和避免此症的发生;

  2、ⅰ型经前期紧张症者的膳食中钙(补钙产品,补钙资讯)/磷比值常高于正常,发钙也可能高,应注意少饮奶和含钙高的食物。

  3、ⅰ型与ⅱ型者在症状开始前三天要少用精制糖,ⅰ型症患者常有多用精制糖的习惯,精制糖可增加尿中镁含量,缺镁可使此症状加重。膳食中应减少精制糖的摄入,适当增加含镁丰富的食物;

  4、为预防ⅱ型和ⅳ型此症的发生,在症状开始前三天要限制盐的摄入,盐可加速葡萄糖吸收,因而增加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

三、专家教你如何预防经期前紧张症

  对于经前期紧张症的患者,其情绪很不稳定,往往致使家人不快,重者完全类似精神病患者,有时会给家庭笼罩上一层阴影。引起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病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月经所致,有的则认为是纯粹的精神因素。但无论什么原因,妇女在经前和经期,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因此,妇女在经前期做好自身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作为丈夫也应给予妻子以关怀和照顾,帮助她摆脱困境。

  不少健康妇女在月经到来之前都有某种不舒服感觉或性情改变,如盆腔沉重感、钝性腰背痛、头痛、乳房胀痛、全身无力、疲劳,或表现为精神烦躁、心情郁闷、神经过敏、失眠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下面专家教你如何预防经前期紧张症:

  首先,女性要记住月经到来的日期,因为经期保健要从经期前开始。一般来说,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开始于月经来潮前7~14天,症状逐渐加重,行经期前2~3天达到高峰,行经后明显消失,而且症状伴随月经周期每月出现一次。在这期间,妻子稍忙或工作不顺心,就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如果丈夫在妻子经期到来3~5天能从精神上给她以鼓励和安慰,体贴照顾,使她心情轻松愉快,就可以使症状减轻一些。

  其次,在月经期内,女性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接触冷水。因经期由于盆腔水肿、充血,子宫韧带松弛,子宫颈口不紧闭,子宫内膜形成创面,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的疾病。所以,丈夫要主动分担家务劳动,让妻子在经期睡足、睡好、休息好。抵抗力增强了,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失。

四、经前紧张综合症该如何应付

  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女性社会工作、生活和学习压力的增加,不少女性都会在月经前7~14天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抑郁、头痛、头晕、失眠、胸闷乏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症状,西医称之为“经前紧张综合征”。中医则根据其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分为“经行头痛”、“经行感冒”、“经行眩晕”、“经行口舌糜烂”、“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失眠”等。

  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两三个症状同时发生,一般在经后逐渐消失。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每年高考前都出现过一些症状并不十分严重的女生盲目使用推迟月经的药物,反而打乱了正常的生理周期,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样同样影响到备考和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释因

  压力大精神紧张易发病

  有调查结果指出,经前紧张综合征的发病率在16~50岁的女性中高达40%,专家称,虽然目前病因还不十分明确,但西医认为其与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临床观察发现,平时情绪易紧张、急躁或性格内向、忧郁的人更易发生经前紧张综合征。而中医认为经前期阴血下聚,阴阳气血偏盛或偏衰,使经期前后脏腑和气血的生理动态平衡失调所致。

  “从小芳的个案来看,主要是因为高考临近,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心情高度紧张而导致症状加重。”专家指出,临床上多数女性的经前紧张综合征症状一般在月经来潮后可自行缓解,但因缺乏常识,也不愿对别人讲,多数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反反复复影响学习和生活。

  有医学统计指出,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女生会在高考期间“撞上”经期。因此,专家提醒有经前紧张综合征的备考女生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及早治疗,争取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备战高考。

  支招

  可根据征型及体质进行食疗

  专家建议,在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女生和家长可考虑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要解除精神上的紧张与思想上的负担,坦然地面对高考和备考,调整好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对待备考期间的月经来潮,也应尽量放松。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参加一些文娱和体育活动,特别是在月经来之前的1~2周,增加运动量可适当改善体质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