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盐太多的害处 科学给宝宝添加食盐
2017-04-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余冬灵
一、儿童吃盐多侵害大
据调查统计,儿童患上高血压的越来越多,而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尽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品。过咸食品导致血压增高,引起水肿。另外,小儿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首先,高盐饮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逝世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第三,高盐饮食可能克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损失抗病才能。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黏膜抵御疾病侵袭的作用削弱,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盐多影响锌吸收
儿童的口味是跟随家长的,若父母饮食习惯偏咸,小孩也会爱吃咸的食品。吃得过咸,直接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导致孩子缺锌。
但是很多人有喜好吃梅菜、咸鱼和腊肉等习惯,这些食品含钠量广泛高,小儿应当尽量避免。除此之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罐头、香肠、猪肉松、油条和方便面等也应当尽量避免。
二、儿童如何添加盐
儿童饮食“四少一多”
儿童饮食以平淡为主。味精、酱油、虾米等含钠极高,但由于风味和养分,小儿可限量进食。父母给小儿的膳食调味品,应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味精、多醋。同时,还应当尽量避免上述提及的咸、腌食品、罐头和含钠高的加工食品。
养分学家建议,1至6岁的幼童天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逐日不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婴儿可恰当吃些咸食。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厉控制饮食中的盐摄进量。
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料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由于就餐时放的盐重要附着于食品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进内部,而人的口感重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已够。这样既控制了盐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三、宝宝吃盐特别提醒
在宝宝辅食添加之初,我们就提倡原味辅食,从小培养宝宝的清淡口味。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
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四、如何控制宝宝吃盐量
不用成人的口味作标尺。宝宝的食物要单独做,不要让他过早地和家人吃相同的饭菜。宝宝对食盐的敏感度远超成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衡量食物的味道,否则对宝宝来说盐就太多了。
少吃隐形的盐。前面提到的含盐食品都要少给宝宝吃。尤其需要妈妈注意的是那些宝宝爱吃的含盐的零食,薯片和膨化食品对宝宝的健康几乎没有什么好处,主要是靠食盐和味精调味吸引宝宝,多吃不但对健康不利,而且会养成宝宝喜食高盐食物的习惯。
巧妙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虾皮比较咸,可以压碎放在宝宝的蛋羹、粥或汤里代替食盐,既增加了咸鲜味,又不会吃盐过量,这比在食物中加盐、加味精健康得多。
上述就是对宝宝吃盐应该注意什么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孩子饮食健康的注意是不能忽视的,吃盐也是要知道适量的,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