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儿童肺炎治愈需多长时间 避开儿童肺炎要做好5件事_儿童肺炎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2017-04-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凡霜

一、儿童肺炎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小儿普通肺炎一般需要治疗7-10天,抗菌药物一般用至体温正常后5-7天,肺部罗音基本消失为宜,停药过早易复发。但支原体肺炎需治疗2-3周或更长时间。

  小儿肺炎恢复期仍需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预防感冒、加强营养。

  肺炎是小儿易患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出生后到三岁小儿易患此病。预防肺炎要注意在肺炎高发季节前可注射肺炎疫苗;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预防感冒;防止交叉感染,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此外,平时要增强孩子体质,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的居室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保持稳定,切忌忽冷忽热。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容易引起肺炎的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患感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按医生医嘱服药治疗。有些肺炎就是因为感冒治疗不及时转变为肺炎。如果小孩持续发热3天以上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肺部X片,由医生判断是否是肺炎。早发现,早治疗。

二、做好5件事避开儿童肺炎

  第一件事回避感染源

  “孩子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能不能治愈?”一位孩子有肺炎的年轻妈妈开始哭了起来。“别哭,别哭,能治好的。”刘清沁轻声安慰,“去幼儿园,给孩子请个假,治愈回家后,家里有感冒的患者,要和孩子隔离,或者戴个口罩。”

  刘清沁告诉记者,要想孩子不得肺炎,首先要回避传染源。家里有人感冒的,要回避孩子,最好戴上口罩,防止呼吸道传染。“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家长来给孩子看病,自己也不停地咳嗽,明显能听到肺部和支气管有感染,但是还贴身照顾孩子,我的建议是,家长患上呼吸道疾病,那就别带孩子”。

  在刘清沁接诊的患儿中,有的双胞胎,往往是其中一个上呼吸道感染,另外一个也会很快被传染。而另外一个三胞胎的家长,只要其中一个孩子出现呼吸道疾病,就会把孩子分别隔离开,奶奶家一个,外婆家一个,自己带一个,孩子之间就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刘清沁经常到幼儿园给家长和老师上保健课。一些家长和老师反映,孩子一来上学就生病。“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以保为主,以教为辅,孩子健康、快乐才是主要的。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家长,刚给孩子输完液,就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带药、带病上学。”刘清沁说,“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孩子身体恢复,也对其他小孩的健康造成威胁,应该把孩子领回家单独护理。”

  第二件事保持清新的呼吸环境

  刘清沁告诉记者,清新的呼吸环境需要三个条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家长应该把钱花在孩子的取暖、保湿上,不应该花在吃药上。

  “现在我们医院已经住了不少肺炎儿童,到了12月份和来年的1月份,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医院就会没有床位。”刘清沁说,“北方孩子的肺炎多数是被冻出来的,防止肺炎要注意给孩子保温,尤其是要注意倒春寒”。

  孩子的体表面积小,往往容易被冻透,因此要注意给孩子保温,提供合适的温度。适合新生儿的室内温度是22℃~24℃,适合大孩子的室内温度是18℃~20℃。

  适合新生儿的湿度是50%~60%,大孩子是50%~70%。“干燥的空气容易让细菌、病毒飘浮在空气中,造成呼吸道疾病。”刘清沁建议,“改善屋内空气湿度,可以在家中放上加湿器、醋,或在暖气片上搭上湿毛巾。”

  空气质量有外在污染因素,例如工业污染、施工污染、汽车尾气污染,这些干涉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家中有小孩,一定不要在家中吸烟,孩子被动吸烟,也会引发肺炎、气管炎。

  第三件事均衡膳食

  “对孩子要做到:药物最少、营养最全。合理的营养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刘清沁说。0~4个月的婴儿,需要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再添加别的食物。4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辅食。6个月的婴儿,必须添加辅食。9个月的孩子,母乳喂养要越来越少,到1岁断奶。1岁的孩子,可以喝牛奶,但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有牛奶过敏和牛奶不耐受。不过敏的,可以在早餐中加牛奶,不要空腹喝,一天一夜不能超过一次。

  第四件事适当锻炼

  “锻炼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家长要帮孩子选择适合他们体质的锻炼方式。”刘清沁说。还要进行三浴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日光浴每次婴儿不超过5~20分钟。1岁以内不超过半个小时。1岁以上的小儿,不超过1个小时。

  给孩子洗澡不当也会洗出肺炎来。洗澡要谨慎,室内温度要在26℃以上,要给孩子洗透,洗到微微出汗。

  第五件事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要提高免疫力

  经常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比如中药黄芪、转移因子口服液、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小儿肺炎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这其中包括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当体内有病原体侵入时,白细胞即可起吞噬、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故从白细胞总数、分类和形态的改变可以大致估计出感染的性质、机体反应状态及预后。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可达(15-30)×109/L,中性粒细胞在60%~90%;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或低下。

  X线检查

  医学上常用x线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透视较经济、方便,并可随意变动受检部位作多方面的观察,但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不易分辨细节。

  摄片能使受检部位结构清晰地显示于x线片上,并可作为客观记录长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加以研究或在复查时作比较。必要时还可作x线特殊检查,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选择何种x线检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X线胸片可直接反映患儿肺部病变情况,是诊断肺炎的重要依据,并且可通过X线所示,区别是何种类型肺炎。如支气管肺炎,多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大叶肺炎为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

  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通过痰培养,可检查出致病菌的种类,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四、在生活中如何辨别小儿肺炎

  一看发热小儿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孩子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二数呼吸频率。在小儿安静时(指除发热、哭闹、活动等干扰呼吸频率因素),正常小儿呼吸频率新生儿约为40~50次/分,3岁内幼儿呼吸频率约为30次/分、3岁以上小儿呼吸频率约为20次/分。当新生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3岁内幼儿呼吸频率大于40次/分、3岁以上小儿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的时候,属异常表现。对于呼吸频率的测定,可通过观察腹部起伏或听诊获得,也可用少量棉花纤维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摆动次数获得。当小儿出现呼吸频率异常表现的“信号”时,往往提示可能有呼吸系统疾病(除心脏病外),家长应尽早带他到医院检查。

  三看精神状态和面色。婴幼儿如果在呼吸频率出现异常表现的情况下同时出现精神萎靡、少动、不愿下地行走、喜抱,甚至口唇发青、嗜睡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肺炎。新生儿肺炎症状最不典型,如出现食纳减少,喜哭吵,口吐泡沫等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医生诊断肺炎可通过查体听肺部啰音、拍胸片等方式进行确定,如果胸片可见肺内斑片影,则是肺炎影像的重要指标。配合查体阳性的结果就能确诊为肺炎。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检查,不必过度忧虑拍胸片的辐射风险。

  四看食欲小儿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食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五听胸部由于孩子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孩子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