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的表现
2017-04-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友易
一、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1、尊重孩子
父母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父母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抗拒心理。
2、换位思考
父母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父母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4、和孩子交心
孩子厌学进而逃学并不是一时之举,往往会经历漫长的学习“失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反思妈妈对他的教育方式,并且会对妈妈的教育方式保留一些意见。所以,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妈妈要先解除孩子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意见,通常可以通过倾听和交谈的方式,而交谈的方式上,妈妈应该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交流,多听孩子的想法,并用探讨的方式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的厌学情绪发生转变,往往妈妈的诚恳的重要的因素。
5、陪孩子学习
妈妈的身教很重要,妈妈没有求知欲望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一个原因。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转变思想认识,多学习东西,可以多学习孩子的功课或者学习其他知识,与孩子一起共同安排学习并且互相监督检查,可以很好的鼓励孩子改掉厌学的坏习惯。
二、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
1、心理不成熟、压力。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2、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3、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4、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三、孩子厌学的五大表现
1、不想上学阶段:有可能诉说头痛、腹痛、发热,显得无精打采、疲劳、食欲下降、上学迟到早退、缺课增多、周末只呆在家里等。
2、拒绝上学阶段:早晨起床延迟,每周不去上学时间超过一半,开始明显讨厌上学,与家人吵架或违拗行为增多,甚至出现攻击暴力行为。
3、在家休息阶段:孩子自得其乐地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多外出,身体疲劳减轻,昼夜颠倒,即白天睡觉,晚上熬夜。
4、试上学阶段:在家就显得开心,提到上学仍显焦虑,也能够外出,开始关注同学或学校的事情,开始尝试去学校,但容易疲劳,缺课或迟到仍多见。
5、上学稳定阶段:容易疲劳,因小事激动或焦虑,仍时有缺课和迟到表现。
孩子厌学分为这5个阶段,当出现第一个阶段时,父母们就应该注意关注孩子,趁早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以免造成不良的学习后果。
四、孩子为什么会害怕上学
(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曾收到很多学生的来信,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反映他们的厌学心理,有一封是这样写的:
很久以来,生活令我沮丧不已,写这封信以前,我把我高三前前后后想了想,觉得我整个是个失败者。中考时分数差七分上线,我是用爸妈的辛苦钱上的高中。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背着这个包袱。为了对得起爸妈,我拼命的学习,然而,事与愿违,我的成绩越来越差。现在离高考还有四个月,考试频率很高。考一次,我就被打击一次,我有时会被老师听似平常的话语羞得无地自容。
就这样,我的心情越来越槽。在学校,我经常孤孤单单一个人,听到别的同学讨论问题,我想问、想说,可是我觉得自已成绩太差,感到没有资格和他们在一起。尽管我知道同学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可是我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眼神。每次当我满怀信心和希望坐在教室里,但最终给我的是失望与羞愧。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