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哪些好 新生儿黄疸常见症状

2017-04-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余代梅

一、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6、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7、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8、婴儿出生后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二、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妙招

  (1)合理饮食: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提前预防: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做好病室空气消毒: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8)定期做检查: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三、新生儿黄疸常见症状有哪些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便会出现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一般不过肘膝,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但只要吃奶好,精神无异常,大小便正常,而且黄疸日渐变淡,便属生理性黄疸范围,不必惊慌。

  以下症状要注意!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应引起爸妈的注意,及时诊治。

  初生时无黄疸,生后1—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几天大便还呈淡黄,但随着黄疸的加深,粪便逐渐变为白色呈陶土样,这是一种阻塞性黄疸。需送医院详细检查,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

  新生儿黄疸虽然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之分。所以,爸妈们切不可忽视,应注意观察小儿反应,一旦怀疑是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造成不良后果。

四、新生儿黄疸反复原因有哪些因素

  1。引起肝外胆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有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蛔虫、肿瘤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引起胆管外压迫而导致胆总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或原因,有胰头癌、胰头增大的慢性胰腺炎、乏特壶腹癌、胆总管癌、肝癌以及肝门部或胆总管周围肿大的淋巴结癌肿转移等。

  2.肝内胆管阻塞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郁积与肝内胆汁郁积。前者常见于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癌栓多为肝癌、华支睾吸虫病等;后者常见于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郁积症如氯丙嗪、甲睾酮、口服避孕药等、细菌性脓毒血症、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少数心脏或腹部手术后等。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或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